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史记》真的对上初中的孩子那么有用吗?
史记,孩子,初中读《史记》真的对上初中的孩子那么有用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这几天头条里谈孩子教育都提到这本书,有语文老师或家长给个建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中和小学的差别,是突然多了很多课。
历史、政治、地理、语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英语。
而且难度都有增加。
小学就语数外三门课,而且每门课都扎扎实实地写作业。
到初中后突然面对这么多的课程,如果老老实实做作业,很多孩子是做不完的,整个人会是懵的。
如果上课走神,没有把课程当堂消化掉,晚上作业又多,来不及复习,可想而知成绩会怎么样。
这和读史记有什么关系呢?
史记主要是汉武帝之前的历史,语文有史记的内容,政治有奴隶制和封建制,地理会涉及行政区划,一些历史名城,历史更是绕不开史记的内容。
所以读一套史记,书中的内容在心中有个模糊的印象,学习以上这四门课都会轻松不少。
如果老师上课的时候,孩子对这些内容有印象,自然而然地就能听进去,下课不用多花时间,更容易适应初中课程,这就是读史记的好处。
其实史记是比较枯燥的,如果知识积累足够,不读完全没有问题。
目前比较好的替代品有很多,长期占销量榜的有《汤小团》,是56本,还有几本汤小团系列的成语中的历史故事等,适合小学生阅读。
我家小孩小学二年级,前段时间正好花一个月时间把这套书读完了,推荐给他们班孩子,有好几个去书店买了两本,之后又买了全套,反应都不错。
小学二年级就能说出各朝代的历史顺序。一些名人、古都和历史事件,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
我觉得有这样的基础,初中适应能力会很好。
而在正常上课期间,一个月读完56本书(大概在400万字以上),足以说明这套书的故事感还不错,小孩子很喜欢。
其实,很多孩子在高中的时候差距就很明显,尤其是知识面方面。
那么这些孩子是怎么积累的知识面?
初中课程这么紧张,你们能让他们去读故事书?
高中课程更紧张,你们放心让孩子去读故事书?
所以,阅读的黄金时间,应该在小学。
我上次还看到一位家长,听说别人家的小孩看各种故事书,很是肯定地说让孩子赶紧改掉这种毛病,要不上初中都不学习了……
这位家长就无知得很可笑。
以前常见的课外书,无外乎武侠系列,名著,历史小说这些,其实小学期间就完全能看懂。
初中就算家长管控严格,这些流传比较广的小说,大多孩子都在看。
那么家长愿意让他们小学时看,还是留着中学偷偷看?
尤其是现在,很多网络小说,家长根本控制不住,孩子都会去看。
学习上吃力的孩子,更会上课偷偷看。
家长能完全掌控吗?
还是回到刚才说的主题:看小说拓宽知识面,看得越杂越好,看的这些书,会反哺主课。
比如像史记对四门文科的助力一样。
当一个孩子看的书足够多,学习主课压根不费力,就算一些课程不做作业,他也能完全掌握。
再往坏里说,平时不做作业,甚至掌握得也不是那么好,在初三高三复习的时候,他们的接受能力会很快,掌握这些内容完全不在话下。
既然他们学习主课不费劲,甚至不做作业对成绩影响都不大,他们多余的时间做什么?
当然是继续读书啊!
这就是马太效应,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形成的,而且会越来越大。
所以,小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比报几个辅导班实用得多。教育是个长线投资,不能只看眼前,或许上一期补习班,他这学期的成绩提高明显,但是中学怎么办?
上补习班哪有那么多的时间!
不一定是读史记对孩子初中有用,而是广泛的阅读,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助力极大。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名人,都保持着一年读多少本书的习惯,有些更是夸张到一年100本,相当于三天一本书,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有新的信息输入,而他们在向外输出时,变得从容而自信。
希望大家不要忽视了读书的力量,这真的很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好说。比如史记里说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而竹书纪年却记载舜和禹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取得皇帝位置。究竟哪一个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用啊!了解历史,政治。从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的一个转化。可以轻而易举的学习书本的知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