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临终安排马岱斩杀魏延?
刘备,蜀汉,丞相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临终安排马岱斩杀魏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临终安排马岱斩杀魏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在病重时,秘召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三人商议退军方案,就提到了魏延,诸葛亮密令三人,如果魏延不遵守命令,自行其事,就让三人对魏延作出处置发落。并选择杨仪作为临时指挥。而杨仪和魏延的关系水火不容,矛盾很深。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派费祎试探魏延,魏延说,“虽丞相死了 ,但还有我,你们可以送丞相灵柩回成都,我率兵马继续进攻。不能因丞相病故而耽误北伐大事。”并且和费祎商定如何安排诸葛亮的后事,如何安排人马。费祎假装同意,回来后告知杨仪。魏延派人寻找杨仪再次商议时,发觉上当十分恼怒。认为指挥权应该属于自己。于是赶回成都并烧毁了蜀中到成都的栈道,向后主刘禅上书指责杨仪,杨仪也上书指责魏延有叛逆之举,后主刘禅不知如何是好便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琬和董允都是诸葛亮的心腹,认定魏延的谋逆可能性大,于是讨伐魏延。
杨仪率军重通栈道赶回成都途中被魏延抢先在南谷口阻挡,杨仪派王平在前迎敌,王平见到魏延便高声大骂“丞相刚亡,你竟敢做出如此行为!”魏延的军队听了军心动摇,既然皇帝和丞相诸葛亮都倾向杨仪,那么魏延必然就是叛逆的,于是军队都散开投向杨仪。
魏延措手不及,无奈带着儿子和几个亲信逃亡,想奔往自己的封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赶并且斩杀了魏延,把魏延首级交给杨仪,杨仪用脚踩着魏延的头颅,嘲笑说“庸奴,复能作恶不?!”然后诛杀了魏延的三族。
陈寿在《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中认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意思是说魏延不投降魏军,而想回成都了,是他想除掉仇人杨仪等人,蜀军诸将平常都与魏延不合,这个时候主观上都认定魏延有野心想取代诸葛亮掌权。
诸葛亮对魏延怀疑,应该很久了。魏延本是荆州将领,反叛后投靠刘备,于公元211年,魏延随同刘备入蜀,能作为刘备的部曲,那说明是刘备最信得过的人。但因为他曾经反叛主子投靠刘备,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头上长反角,以后还可能再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我们仅论《三国演义》不谈正史,好好地分析一下诸葛亮临终安排马岱斩杀魏延的详细情况。话说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当初投降时,诸葛亮就说此人脑后有反骨,将来必定会谋反。后来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因为操劳过度,身死于五丈原之上,弥留之际,安排蜀将马岱斩杀魏延,以绝后患。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偏偏要授命于马岱完成这个任务呢?
诸葛亮若是不死,肯定也没有杀魏延这件事了,因为只要诸葛亮还活着,魏延是断断不会也不敢谋反的,但是诸葛亮一死就不好说了,当时的诸葛亮心里也很明白这一点,于是生前就安排好了这件事情,让马超的从弟马岱假意投奔魏延,找准机会袭杀魏延,最后马岱成功的完成了此项任务,避免了蜀国内乱而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那么蜀国当时的将领不止只有马岱,为何不安排其他人来完成这件事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马岱久经沙场,性格沉稳勇猛,深得诸葛亮的信任,而这种事情就需要谨慎心细之人来完成,当年马岱随马腾前去许昌,最后只有马岱逃了出来,其余人马全部被杀,马岱的谨慎心细可见一斑。
其次,魏延作为蜀汉后期名将,其勇武不是普通人能应付得来的,而马岱武艺高超,突袭之下可以完成此任务。姜维、王平等人虽然武艺也不弱,但是他们都是统帅一方的将领,不可能被安排做此等事情。
再者,姜维、王平等人都是蜀汉老臣,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可以看出他们的忠诚,因此让他们去投靠魏延,魏延定然觉得其中有诈。而马岱是中途和他的兄长马超一同投靠刘备的,这样一个身份可以大大减少魏延的戒心。
最后,当年马超和马岱的西凉军士虽然一同投降刘备,当时在军中仍是自成一体,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魏延毕竟是蜀汉名将,征战一生,劳苦功高,虽然因为造反被杀,难免不激发兵变,而让西凉军士的代表马岱去斩杀他,可可大大的减少蜀军内部的摩擦,避免内耗带来的损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说把三国志的史实改内马岱杀魏延,作者的本意是为了掩盖诸葛亮的无能。诸葛亮死后出现的混乱,和之前吹的神机妙算矛盾,不这样写无法自圆其说。
诸葛亮北伐最有能力的武将是魏延,但诸葛亮用人的能力不强,特别是在任用将领上,他知道自己即将死去,开的最重要的军事会议,不让魏延叁加,说明诸葛亮到临死也没悟到自己对个人的能力在事物发展上的作用。
上一篇:请问现在能装win7的配置,4000~5000的主机能推荐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