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晚疫病,马铃薯,病害怎样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品种: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差异很大。调查结果表明,大西洋品种发病严重,费乌瑞它和克新3号对晚疫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即使种植在同一块田中,费乌瑞它品种的叶子上虽然也有病斑,但对茎杆和块茎的影响不大。
(3)生育期:生长前期抗病力强;在生长后期尤其是开花末期最易受病害影响,特别是始花至开花末期遇到持续阴雨天气,利于晚疫病流行暴发。例如在1月初种植马铃薯,用地膜覆盖,幼苗发苗早,3月初进入现蕾期,中旬进入盛花期,此时正遇上连续的低温和阴雨天气,适合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爆发,而1月中旬种植,幼苗发苗较晚的,在3月底才开花的,避过了3月中旬阴雨天气晚疫病危害程度轻,收获时茎叶青枝腊秆。
(4)栽培管理: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壤板结,比排水条件好,砂质壤土的田块发病早,发病重。没有施农家肥料、偏施氮肥的田块,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田块发病早,发病重。
3.防治对策
(1)抗病品种的选择:首先,选择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其次是剔除病薯、病芽以及对种薯进行药剂消毒,以减少带病率。
(2)选择田地:种植马铃薯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疏松的沙壤土,前作为水稻田,切勿与同一科作物连作。
(3)科学施肥:种植马铃薯应以农家肥为主,辅以化肥,推广施用高钾氮肥的施肥方法,培育健壮的苗架,提高抗病能力。
(4)喷雾保护:只能用药物预防晚疫病,主要以预防为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预报,做好病情测报。从马铃薯开始开花到盛花期间,如果48小时内的最低温度不低于10℃并且空气的相对湿度平均高于75%以上,就要进行田检。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将其拔掉深埋,并进行撒石灰消毒,对发病地区进行喷药封锁。
根据测试,每亩用53%的金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100克兑60公斤水,对马铃薯晚疫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或者使用百菌清、瑞毒雷锰锌、甲霜灵锰锌、克露、可杀得等药剂,每次喷洒一种或多种混合喷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建议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或始花期推广应用,每5至7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施2至3次。
(5)提早割蔓:在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年,马铃薯植株和地面上都存在大量病菌孢子囊,应在收获前约1周左右割秧,运出田外,暴晒在地面3至5天,然后再进行收获,这样可以减少对块茎的感染,使块茎的表皮木栓化,不易破皮。
4.贮藏药物处理
氯苯胺灵(CIPC)是一种收获后使用的抑芽剂,粉末的使用剂量为1.4-2.8克/千克,将粉剂撒在马铃薯堆中,上面扣上塑料薄膜或帆布等覆盖物,24-48小时后打开,处理过的马铃薯在常温下也不会发芽。该抑芽剂必须在马铃薯愈伤后使用,否则,它会干扰马铃薯的愈伤,造成马铃薯贮藏中腐烂。出休眠期前的马铃薯使用该药抑芽的效果好,出休眠期后再使用,抑芽效果明显减弱。因此应该在休眠中期进行,不能太晚,否则会降低药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生晚疫病导致马铃薯的枝叶干枯死亡,薯块腐烂,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那么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因素: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的枝叶和薯块。
枝叶染病:
病状首先在叶片表现出来,会出现很多小的褐色斑点,慢慢扩大变为黑褐色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面出现白色霉层;
病斑迅速蔓延到叶柄和茎,茎部出现黑褐色的斑块,然后慢慢的腐烂,严时重整片田地的所有植株都被感染发生病害,重者整株枯死。
薯块染病:
形成大小不一、不规则形状和轻微凹陷的褐斑。将块茎切开,可见病斑皮下组织呈红褐色,与健康马铃薯组织无明显分界。
雨水多的年份块茎染病严重,表面现黑褐色大斑块,皮下薯肉亦呈褐色,逐渐扩大,终致烂掉,腐烂发出一股恶臭味。
。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因素
1.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昼夜温差大、湿度大、雨水偏多,阴雨连绵的天气晚疫病发生率比较高。
马铃薯田间48小时内相对湿度在75%以上,温度在高于10℃,就可以发生晚疫病;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85%-90%时,温度是20℃-30℃,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最厉害。
2.马铃薯栽培管理对晚疫病也有影响
土壤连作,土壤重茬等病害严重 ;
地势低洼、土壤板结、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平地较垄地重;
种植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小气候湿度增加,也利于发病;
没有施农家肥料,偏施氮肥引起植株的徒长,或者马铃薯植株生长衰弱,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3.马铃薯种薯带病菌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
马铃薯晚疫病农业预防措施:
1.种薯处理,
选择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剔除病薯、病芽以及对种薯进行杀菌药剂消毒,以减少带病率。
2.种植马铃薯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疏松的沙壤土,前作为水稻田,切勿与同一科作物连作。
3.在播种之前一个星期左右,对土壤进行深翻,选用杀菌药剂均勺喷雾播种沟,然后再播种。
4.马铃薯基肥,建议使用腐熟的农家肥或者成品的微生物有机肥,搭配硫酸钾、过磷酸钙施入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培育健壮的苗架,提高抗病能力。
5.合理密植,建议按照行间距三十厘米、株间距二十五厘米左右进行栽种,苗齐后注意间苗定苗,后期要整枝打叉增加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
6.时不时的给马铃薯松土培土,增强通透性;出现旺长要及时进行化学药剂控旺。
7.马铃薯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的追施钾肥、磷肥、硼肥等微肥。
8.切忌大水漫灌,雨季要及时的将水分排出田间,保持田间合适的湿度。
9.马铃薯收获时候提前一周割蔓,可以减少晚疫病对块茎的感染。
10.大面积种植有经济实力的话可以搞一套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进行监控。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措施
马铃薯晚疫病从发病初始至扩展期10~15天左右,在这个时间中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出现的后果就是毁园,一定要做好药剂防治工作。
1.马铃薯田间将要开始发生或刚开始出现“中心病株”的时候进行用药预防晚疫病,过早的话增加成本,过晚的话不容易控制晚疫病传播。
药剂选择:锰锌·霜脲、丙森·膦酸铝、霜脲·百菌清、恶酮·霜脲氰、乙铝·锰锌、恶唑菌酮·锰锌、噁霜嘧铜菌酯等交替用药,每5至7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施2至3次。
2.马铃薯晚疫病已经普遍发生后,此时需要喷施特效药剂进行有效控制,防治晚疫病大面积的传播,造成更大的损失。
上一篇:在婚姻里,当女人变得无欲无求时,是不是说明她已经不爱老公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