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孩子的老师想来家访,你会同意吗?作为家长,你是怎么想的?
家访,孩子,家长如果孩子的老师想来家访,你会同意吗?作为家长,你是怎么想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2010年10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这个方案当中提出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两天,就听到有学校提出“重建家访”活动,我觉得应该改为“重拾家访”,可是,这样搞成活动,是不是又是一阵风哪?活动过后就又束之高阁?所以真正要面对的是重拾家访惯例。说成重建家访“活动”,没看到家访的本质也低估了现代社会教师群体和家长群体的社会连接。
家访是一直都在的,可能面对面交流走访的家访惯例被快节奏的时间线嫌弃错过而已。更多的交流被当下的隔空访谈所取代了。校讯通呀,微信呀,钉钉呀,企业微信呀等等,更别说打电话了以及视频通话了,那个教师也没失去教书育人的本色,也没忘记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和家长积极交流谈话,家访还在,只是丢失了最温情最入心的面对面入户到家交谈的那个惯例。
听很多认识的老教师谈起过到家走访的经历,而且大多是美好的经历。时间过去几十年了,那些老教师走在街上还能不断碰到当年家访过的学生家长,这些家长抱着老师那个亲热劲,不是现在的老师能感受到的。因为面对面的交流才能看到人心的深处,才能设身处地的从双方的角度考虑孩子的问题所在。面对面的交流才能从对方的眼神中激发双方的同理心,才能完全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是这个现状,才能更快的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更好的理解彼此,才能找到解决当下困难的办法。
那些所谓家长的焦虑、老师的初衷、孩子的恐惧等等问题只有在面对面交流时才能完全理解并解决,也许就是那一次的家访,让老师和家长彼此互相念想了一辈子吧,因为孩子的成长就是家长心中的生命之光。
家访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而拥有更多的形式和手段,但重拾家访惯例确实非常必要。教师也是脱离不开社会的,也有自己的孩子,也是一位家长,所以不可能不理解家长。家访惯例,能让更多的温情更多的同理心渗透到彼此的目标一致的社会连接中。教师可能更多是从学校层面了解每一位孩子的特点,家访惯例能让教师结合孩子在家庭中的状况和在学校中的情况,给孩子的父母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现在各个学校都成立了家委会,很多家长也挺理解教师职业。老师的时间每天也很紧张,每天除了常规工作,关注学生在校安全保证,调解学生小矛盾、还有很多其它事项需要认真完成。家访惯例的重拾是对似乎永远在线家校关系的完美补充,若要感同身受,要成长,要爱人和被爱,要准确把握学生情况,面对面的入户交流的家访惯例必须重拾。教育领域,面对面的交流不可缺失,也是当下和未来最佳的沟通方式。作为老师不能退缩在电脑前手机前,总是隔空喊话、在线打字吧?!
落实家访制度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的。家长通过家委会、教育网站、老师微信群的宣传等渠道积极了解学校的家访政策,与孩子一起做好迎接老师家访前的准备工作,配合教师的家访行动,想必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孩子已经开始改变了。另外,家长借助教师家访的时段,主动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成长。真的是双赢的事,彼此成就就行。当然,真正受益的是孩子,是世界的未来。
科技发展只是试图增加我们沟通的方式,但没有那个科技的发展应用是为了阻碍人类彼此的交流。人际关系日渐疏离的数字时代不应抛弃能让我们面对面密切联系的家访交谈。就是谈个恋爱,也不是光在线不见面呀!重拾家访惯例是家长和学校共同的需求,是在大家享受数字化社交便利下解决更深的问题和焦虑的最终途径。良好的沟通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美好更好的未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