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古代,平民诗人都是靠什么赚钱的?
平民,的人,诗人在古代,平民诗人都是靠什么赚钱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如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平民地位低下,生活难保,文盲更多,哪有以诗赚钱的,偶有识几个字,且要表达心声的,只能用泥巴丶石块或燒火棍,将所谓的诗句划到岩石上丶墙壁上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不起,平民诗人赚不了钱。
杜甫够厉害了,但他在长安的时候,自己的儿子都被饿死。唐朝的时候,是可以用诗参加科举的。杜甫因为“野无遗贤”错过了科举的机会,便一直都在外面飘着,穷困潦倒,一事无成。
李贺够厉害了,而他还是李氏宗亲,一直想通过写诗来证明自己,想要以此参加科举,能光耀门楣。每天骑着驴早上出门,晚上回来,一路上见到什么就写什么,晚上回来再整理。即便获得韩愈的赏识,最终也是一事无成,英年早逝。
李白够厉害了,他的诗虽然获得皇帝的赏识,也因此做了翰林,被“赐金放还”后,也是穷困潦倒,只能靠着脸皮到处混吃混喝,诗倒是写了不少,但是也没啥用。
现在留存下来的诗,基本都不是平民诗人写的。杜甫虽然是平民,但是他的爷爷杜审言那可是武则天时期的大官,李白也算是个富二代,李贺也是没落皇族。
平民的诗没机会留下来有几个原因:
1.平民其实能学习认字的少,基本都是文盲,也就没有机会写诗了;
2.即便平民有机会学习,但写的诗不一定就能很好;
3.即便平民诗写得好,但也不一定能有人看到,更不一定能得到赏识,也就没有机会流传下来了。
古代社会和现在其实也差不多,不是你有才就一定就能成名,千里马常有,但还是需要伯乐的。
更何况,在古代是没有“诗人”这个职业的,每个诗人都有他自己的本职工作,都需要靠那个养活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不存在,平民中没有诗人,平民就靠生活技能赚钱。
首先弄清楚诗人和平民
诗人是什么,会写几首诗就是诗人吗,显然不对。
既然是诗人,肯定读过书,在古代最少得是个秀才吧,既然是秀才那就不是平民了。作的诗也应该广为流传,才算的上诗人。
就像京剧票友和京剧表演艺术家,虽然都能唱,能一样吗?
即使有平民会作诗,他作的诗也流传不开,除非后来这个人飞黄腾达,像朱元璋,刘邦后来当了皇帝,写的诗也就流传开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能写诗的人必是有读书的人,当能写出诗词来的人必定是己经考过秀才的人,获得秀才的人也就是己经取得县级考试,县和乡里就会给一定的口粮等经济补助,从利去继续学习考取贡生“学位”以便可以去朝庭考取进仕。古代的秀才就相当于今天的学士学位者,贡生也就是相当于硕士生,进仕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就相当于今天的博士顶尖者。当然古代的主要重视的是如政治为主的文科方面,而不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如果只考取秀才而没有参加贡生(省考)的秀才,一般也会被聘为师爷等,这也是一种经济来源,明朝的唐寅“唐伯虎”就是只考取了贡生而沒有去考进仕。当然如果是考不了秀才也就沒有经济来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界定一下平民:除贵族、官员之外的人
其次,古代的诗人并不是一个职业。
能作诗就是读过书的,别想着古代给地主家打长工或者短工的贫下中农群体中有读书人,适龄儿童都是给地主放牛来维持生计。几千年有不得意外这个我没查证过,即使有,估计流传得有作品也署名“无名氏”。
学而优则仕,古代读书人,一般都是当官为主;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心怀天下、兼济苍生的那一拨读书人考不取功名的就业途经;
落魄书生,卖卖字画,靠着朋友接济,或者是混个私塾先生过日子;
当然了还有一类就是成天泡在酒吧给别人填词维持生计的。
上一篇:君品习酒与习酒1988哪个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