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体制内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有什么出路吗?
的人,单位,材料体制内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有什么出路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体制内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有什么出路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除非你写材料写的特别好,能够应付各种场合的讲话材料以及报告材料,被大领导看中,否则你不会有出路。
体制内的工作不仅仅是工作,与人的沟通也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工作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果你跟同事之间的关系处不好,那么有些工作你很难协调。
一、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技术性的工作。
体制内技术性的工作也有,比如计算机岗位,你只需要埋头苦干就行了,也不需要与其他人有什么交流。当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你只需要默默的解决就可以了。如果你混的好了,你的技术特别牛的话,或许你也有可能被提拔为技术组的负责人,但基本上也就是个副科。
二、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领导就不会了解你,提拔的时候也没办法替你说话。
尽管你的业务能力比较强,你干事踏实,但是单位内的提拔并不是一位领导说了算,而是单位的常委会研究讨论,如果其他的领导都不知道你是谁,或者说不了解你,那么你的提拔就会被否决。
三、超强的材料撰写能力
体制里最容易提拔的就是笔杆子,如果你的写作能力特别强,即使你不善于交际,但是你仍有可能被提拔。你只要把讲话稿或者报告材料写的好,你就有可能被大领导赏识,你就有出头的机会。
你看当年写《明朝那些事》小说的作者,本来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科员,他也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的人,在单位只是默默做着自己的工作。如果不是因为写了这本小说而出名,单位的领导们都不知道他是谁。现在因为他的超强写作能力,他已经被提拔到副处级别的岗位了。你看这就是写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所以如果你只知道埋头苦干,那么你要选择正确方向,就是努力埋头写材料,争取让自己成为单位的笔杆子,这样你才有出头之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性格出路还是蛮多的。性格内向,吃苦耐劳,这种性格很适合去政策研究室,或者在单位写材料,只要文字水平提高了,材料写好了,很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提拔晋升也不是什么问题。无数事实证明,很多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公务员,都是不善言辞、不善交际,能够吃苦耐劳,最后能够出人头地的,在政治前途上有建树的,都是通过写材料这个途径调入上级机关的,而后再得到领导赏识,逐步闯出一条苦路的。
第一, 对于刚进入体制工作的人,具有这种性格特点的人,每个单位都比较喜欢。而那种看似油嘴滑舌、油腔滑调、偷奸耍滑、拈轻怕重、上窜下跳、四处活动、看菜下饭的人,或者有好处功劳就抢没好处就躲,特别是新人,单位恰恰不喜欢。毕竟一个新人,或者年轻同志,首要的还是要把业务基础打牢靠,而不是四处串门经营、拉关系走后门,只有把工作干好了,基础夯实了,本领学到了,在单位才有群众基础,大家才会对你有个好评,领导也才会敢提拔重用你。
第二、能够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确实很适合写材料,很适合去各级政策研究室。新人去了这种单位,首先肯定是干,最后还是干,新人不多干难道老人干。只要水平提高了,提拔到单位中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毕竟中层干部,大多数还是靠干不出来的!而且目前,绝大多数单位,都缺少能写材料、会写材料的人,只要能写,在单位绝对有个人的立足之地。另外,还能以过硬的材料水平,通过参加遴选,调入上级机关。
无数事实证明,很多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公务员,都是不善言辞、不善交际,能够吃苦耐劳,最后能够出人头地的,在政治前途上有建树的,都是通过写材料这个途径调入上级机关的,而后再得到领导赏识,逐步闯出一条苦路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的人有很多啊,如果他是学历很高,那他就适合搞科研,因为科研创作需要很强的耐心,而且也很枯燥。一般的年轻人如果很活跃静不下心来,也搞不了科研。如果是搞学术或是文学创作,也需要很长的自己独处的时间,他们认为独处也很快乐,思路很广泛。如果只是普通工人不善言谈,埋头苦干,最多只能成为技术类的标兵,不适合做管理层,因为管理层很锻炼人,人际关系很复杂,上面的管理层不能惹,下一层的工人也不能伤太多 需要很强的忍耐力。这就是我的观点,同意的点赞并添加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恐怕没什么出路,体制内情商更重要,人际关系甚至有时候比工作本身还重要。要不然换工作吧,换专业性、业务性更强的,人际关系没那么复杂的企业单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怎么能多点收入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