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跟孩子相处时,为何会走上跟妈妈一样错误的老路?打击孩子的自信?
孩子,父母,妈妈跟孩子相处时,为何会走上跟妈妈一样错误的老路?打击孩子的自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跟孩子相处时,为何会走上跟妈妈一样错误的老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竟然这样大。小时候妈妈喜欢说,在吵闹就把你送走,不要你了,我不当你妈妈了;我性格内向,家里来了不熟悉的长辈不会说话,我妈总是说,这孩子咋这么完蛋,见人都必不会说话;小时候不喜欢在学校表演节目,妈妈总是说这孩子没有出息,不敢上台露脸;我犯了错误就说,你看人家谁谁,你怎么这样呢,找人家谁谁孩子差远了。很多这样的小事情,让我变得更加内向不自信,我生女儿前就想自己一定不能像妈妈那样教育孩子,可是孩子犯了错误,我竟然跟当年的我妈一样,每次都会后悔,可是下次又这样了,对不起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就是家庭模式的无意识复制,越是抗拒的,不接受的,越容易纠缠承接。
记得有一部电影《茉莉花开》,章子怡,陈冲领衔主演.从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弄堂里的一个照相馆开始,讲述了外婆,母亲、女儿三代女性茉,莉,花的感情生活,时间横跨了50多年.
电影一开头就是三十年代旧上海一个照相馆里一个清纯少女对生活充满幻想的镜头,她就是《茉莉花开》中的第一个女主角茉,家里只有她和老演员陈冲饰演的妈妈。也就是说外婆茉就是母亲一个人带大,电影里从来没有出现她亲生父亲的镜头。
天真烂漫的少女茉被电影公司的孟老板发现,成为了大上海红透半边天的电影明星,可是,当她怀了孟的孩子时,却被动荡局势中逃走的孟老板抛弃,无奈中生下了女儿莉;她又复制了妈妈的命运,女儿莉也和她一样在没有父亲的环境里长大。
莉长大后嫁给了老实而优秀的工人邹杰,但却与婆家生活习惯不一样很苦恼,又发现自己无法生育,为了能留住杰,于是领养了一个女儿起名叫花,但她的性格却变得偏执乖张,产生幻觉怀疑丈夫欺负养女花,丈夫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卧轨自杀,年纪轻轻又失去了丈夫,精神分裂后出走,再无音训。养女花又是在没有父亲的环境里长大。
花长大后在上山下乡时爱上了小杜,不顾外婆的反对毅然嫁给了他,辛苦工作,供小杜上大学,换来的却是小杜的负心,是肚子里的孩子让她放弃了报复,大雨夜拦不到出租车,竟然在马路上痛苦艰难地生下了一个女儿。
在这部影片里章子怡一人饰演三人,茉、莉、花,可以说是寓意深刻。三代女性都在追求真挚的爱情,却都逃脱不了被男人遗弃的命运。如果说外婆茉是遇人不淑,可莉的丈夫却是当时根红苗正的生产标兵,还是难逃命运的羁绊。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小时候我讨厌你,长大后发现我还是活成了你,好像成了一个打不破的魔咒。就像题主说得那样,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打击,失去自信心,内心发誓自己做了母亲绝对不会这样,可现实却很打脸。
还记得那部很火的电视剧《都挺好》吗?最让女主角崩溃的就是从小那么抗拒母亲,可有一天发现自己竟然活成了第二个她。
这些年,在一次次家族系统排列工作坊的个案排列中终于体验到,当孩子头脑层面越是抗拒父母的命运,潜意识越容易用“我和你一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忠诚,以此来平衡背叛父母引发的内在罪恶感,最终又一次经历和父母相似的境遇,好像孩子的命运真的成了父母的轮回。
如何打破这个魔咒?就是从内心接纳,父母是父母,自己是自己,尊重他们的命运,把他们的命运留给他们自己,不指责,不评判,唯有如此,才能活出和他们不一样的人生。突然感觉作为一名排列师的任重道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亲爱的,看了你描述的内容,我也特别感同身受,好像我们小时候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并且一直到现在,包括生活包括学习包括家庭,不管是批评还是想通过激将法来鼓励,从父母口中听到的都是不满,都是指责。不得不说,原生态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真的是无法想象的大。我们成人之后会思考,会发现,这样的不合理。我们也会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我们开口之前请停两秒钟,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温柔,在满是爱和赞美之下长大的孩子,会像小太阳一样温暖,有力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了楼主叙述中用了“原生家庭”,那么,“模式”这个词可能也接触过吧?
子女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止是DNA的遗传,还有行为、思维模式的“习得”,这种习得是不以大脑意识为转移,尤其是在情绪波动进入应激反应时,平时大脑学到的理论只是知道,并没有经验到,因此往往越是想控制自己的时候越无法控制,那是身体内潜意识决定,便容易出现明知不想为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你对孩子没有耐心,有时候我带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老是打架,我就没有了耐心,就会说出这种的话,因为有时候真的很累,其实,我觉得换位思考一下,不要把负面情绪带出来,多看看孩子好的一方面,肯定会是不一样的心情?
上一篇:为什么评分9.0的《人潮汹涌》票房惨败,为何不给多排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