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人是怎么称呼“平民百姓”的?
平民百姓,后汉书,黔首古代人是怎么称呼“平民百姓”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人是怎么称呼“平民百姓”的?
问题补充: 《史记秦始皇本纪》:“忧恤黔首”。古代百姓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类似于黔首这种对平民百姓的称呼,还有哪些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对于平民百姓的称呼较多,今分四大类介绍。
甲:黎,黔,苍类。古代平民百姓以黑巾裹头,称为黔首。黎,黔,苍都指黑色。此类共22词。
A,黎字类,14词:
1,黎民,《孟子》黎民不饥不寒。
2,黎元,《汉书》天下黎元安家乐业。
3,黎苗,《后汉书》以赡黎苗。
4,黎氓,《北齐书》何黎氓之匪昔。
5,黎萌,《后汉书》兆庶黎萌。
6,黎首,《千字文》爱育黎首。
7,黎庶,《韩诗外传》黎庶欢乐。
8,黎烝,《史记》觉悟黎烝。
9,烝黎,陆贽文:烝黎重困。
10,蒸黎,《晋书》蒸黎不可以无主。
11,蒸藜,李商隐诗:蒸藜今得请。
12,萌黎,《后汉书》剥削萌黎。
13,群黎,《诗小雅》群黎百姓。
14,黔黎,潘岳诗:黔黎竟何常。
B,黔字类,5词
1,黔首,《史记》忧恤黔首。
2,黔庶,卢谌诗:忝位宰黔庶。
3,黔细,郭璞文:黔细未辑于下。
4,苍黔,王安石诗:惠化牧苍黔。
5,黔愚,韦瓘文:黔愚皆苦于始作。
C,苍字类,3词
1,苍生,《晋书》误天下苍生者。
2,苍民,庾肩吾诗:大觉拯苍民。
3,苍者,蔡琰诗:彼苍者何辜?
乙:庶,民类,此类共11词。
1,庶人,《荀子》庶人者,水也。
2,庶民,《诗大雅》庶民攻之。
3,甿庶,吕温文:甿庶之金钱布地。
4,匹庶,《后汉书》陛下兴于匹庶。
5,民萌,《韩非子》不忧民萌。
6,萌人,《墨子》四鄙之萌人。(萌,民二字古代常通用)
7,天民,《礼记》天民之穷。
8,齐民,陆游诗:齐民一饱勤如许。
9,小民,《晏子春秋》不遗一小民。
10,细民,《韩非子》细民安乱。
11,白民,《洛阳伽蓝记》白民赠郡镇。
丙:白,布,匹类,此类共7词。
1,白身,元杂剧:白身里受朝命。
2,白丁,《隋书》一白丁耳。
3,白衣,《晋书》侃以白衣领职。
4,白屋,《汉书》致白屋之意。
5,布衣,《吕氏春秋》与布衣异。
6,布袍,周履靖诗:何似山林一布袍。
7,布褐,王维诗:布褐将白头。
丁:元,匹及其它类,此类共10词。
1,元元,陈子昂诗:忧济在元元。
2,员首,《陈常墓志》下安员首。
3,匹夫,《韩非子》赏善不遗匹夫。
4,匹夫匹妇,《论语》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5,平人,《后汉书》出于平人。
6,赤子,《汉书》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7,万姓,杜甫诗:万姓始安宅。
8,兆姓,周伯奇诗:欢歌兆姓迎。
9,田舍郎,《神童诗》朝为田舍郎。
10,田舍翁,白居易诗:有一田舍翁。
以上四大类,共计50个词语。相信可能还有遗漏。列举词语引用书证时,引古籍只注书名,引诗只标作者名,均未注篇名,以省篇幅,望诸君谅之。
“平民百姓”这一概念,在古代竟然有这么多词语表述。我们今人常常只能掌握其中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而已,可见今人的词汇量比古人是少多了,文化修养远远不及古人。明白了这一点,你还敢说今人写旧体诗可以与古人争胜负,较短长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古代人称呼"平民百姓"有:"布衣"."庶人"."子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前面答主已经举出了好些,我再补充一些自己想到的。
①白丁。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完美状其情性的《陋室铭》中,曾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名句,用以描述自己的人际交游状况。从此处生发,后来的人们,又引申出了诸如“壮丁”“人丁(兴旺)”的说辞。当然,此处的白丁确切含义是指没学问的人,由于古时候教育普及程度偏低,所以也就代指了平民百姓。
②黎民。
与题主择取的“平民百姓“使用频次相近的一个词语是“黎民百姓”,这里的黎民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中,唐朝训诂名家孔颖达,将“黎”注释为"众。所以,黎民,也就是为数众多的民,即民众,百姓。
③氓。
可溯至《诗经•卫风•氓》。在古代多指外迁而来的平民,出于本土居民为宗的文化心理,故而“氓”带有一定的贬义,现在的“流氓”最开始就是指无所事事的游荡之徒。
④匹夫。士。
《战国策》的《唐雎不辱使命》篇中,安陵国使zhe唐雎在秦国朝堂之上,用“匹夫之怒”有力回击了秦王的“天子之怒”,以委婉的方式威胁了嚣张的秦王,维护了国家的安危。“匹夫”与“士”指平民中的成年男子,取泛指义时也代指平民百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师表》:“臣本布衣”中,布衣就是草民;
《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庶民指的是民众。
西周时庶人可作为被封赐的 对象,其身份比奴隶高。春秋时,庶人的地 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秦汉以后,泛 指未做官的一般平民。
上一篇:华尔街赫赫有名的空头都怎么样了,为什么巴菲特从不做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