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阳盆地养活了多少人?
南阳,襄阳,中国南阳盆地养活了多少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南阳盆地养活了多少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阳盆地位于秦岭、大巴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西,其北是秦岭山脉的东端,其南是大巴山脉的东端。周边的山脉恰好把这块地方给围了起来,从而形成了盆地。这块地区位于中国地势上“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的交汇处,第二台阶即除青藏高原(第一台阶)之外的高原与山地地区,而第三台阶则主要是东部的平原地区,从这里向东西两面伸展,有着无尽的平原与山地资源。秦岭挡住了北方的沙尘与冷空气,而大巴则也隔离了南方的炎热与潮湿。所以,南阳盆地在中国版图上,具有南北居中、东西居中的特殊地位。
南阳盆地,是以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周围为主体的、包括湖北省西北部(襄阳市北部盆地等)的盆地,面积4万6千平方公里。南阳盆地群山拱卫,安居中国腹心地带,北为伏牛山,东为桐柏山,西依秦岭,南部为大巴山余脉,东南部为大别山,东南方通过随州走廊与两湖盆地(湖北盆地)相连。
南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 大水系,长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林地面积14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3%,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50多种。
盆地边缘分布有波状起伏岗地,岗地海拔140~200米,岗顶平缓宽阔,岗地间隔以浅而平缓的河谷凹地,呈和缓波状起伏。盆地中部为海拔80~120米的冲积洪积和冲积湖积平原。境内唐河、白河、丹江以及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等主要河流。风景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盛产小麦、杂粮、水稻和棉花、芝麻、烟叶等,南阳是全国商品粮、油、棉、烟基地之一和河南省重要粮仓。
南阳是中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种植、加工中草药的自然条件优势和传统习惯,盛产中药材2340种,产量达2.5亿公斤,其中地道名优药材30余种,山茱萸产量约占中国的80%,居中国之冠;辛夷花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70%以上;杜仲有2000多万株。 南阳是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80余种、452处。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为亚洲之冠,蓝晶石、金红石居中国第一。南阳以玉雕业而闻名海内外,是中国三大玉器加工基地之一,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
南阳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豫西南中心城市,河南省第三大城市,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焦柳铁路纵贯南北,国道312线、207线、209线和省道豫01线、豫02线分别从全市纵横穿过;G55二广高速、G40沪陕高速,以及S83兰南高速、S49焦桐高速、S98内邓高速在境内交织成高速公路网。南阳将成为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架交叉的交通枢纽。
南阳中心城区现有人口100多万,建成区面积170平方公里,城市规模位居河南省第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供 水、供电、道路建设及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中心城区的南阳白河游览区拥有万亩水面,形成北方内陆城市少有的水城、绿城景观。先后被评为“中国造林绿化十佳市”、“中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襄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两城合并后称襄樊市;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地级襄樊市;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面积1.97万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4.5亿元,居湖北第三。
上一篇:车载摄像头四芯线怎么接三芯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