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们,在外面就算受了再大的打击,再大的伤,回到家以后在父母家人亲戚面前表现得很平静?
父母,孩子,自己的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们,在外面就算受了再大的打击,再大的伤,回到家以后在父母家人亲戚面前表现得很平静?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们,在外面就算受了再大的打击,再大的伤,回到家以后在父母家人亲戚面前表现得很平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是教导他要努力上进。凡事要尽可能做得好,比别人强,有出息。孩子在遇到一些打击,内心受了伤,只会从自身找原因。
他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自己应该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求助父母。他们会认为这是自己能力的问题,有背父母的教育,会让父母失望,因此他自己扛下所有……
怕父母担心。父母能力有限,他们把自己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不能有什么事情都指望父母,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能力,慢慢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能应付自如,那么就不必要去告诉他们。
他们帮不上忙。父母即使知道了这些情况,也于事无补,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还会多了一层担心。他们越帮越忙,也可能还会添乱。
无论他再难,明知道他们也还帮不上忙,都不会有那份,告诉他们的打算。他还会在父母面前掩饰好,不让他们看出任何端倪!
彼此缺少沟通,互不关心。父母把孩子养大了,就觉得自己完成任务了。他们说的话,孩子也不听。甚至有时孩子说的,比他们有道理。彼此也不沟通,互不信任,听之任之。双方各方面都有抵触,且不在一个频道上!谁也说服不了谁?
孩子即使说了,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等于白说。他们就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如此不堪,在父母面前还要假装过得很好,也不想让父母看低了自己。自己的人生,自己过。
结语。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平等和孩子交流。把他们当做朋友看待。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既不能关心过度,使孩子们感到有压力,又不能放手不管。父母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父母要及时发现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父母对孩子关爱有加,被孩子信任。无论他们有什么问题,也会乐意和父母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帮他们答疑解惑。他们才不会把父母屏蔽在自己成长之外。
如果父母对孩子们的生活,工作状态等等,一无所知,那么未来孩子们会发生什么意外状况?到那时才后悔不已,将会为时已晚。父母教育好孩子,让他们成才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能都依赖学校社会。他们作为孩子的直近亲人,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关乎孩子成长健康,及父母的幸福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年轻人虽然还没有学会如何游刃有余的面对这个社会,但是却对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和父母家人亲戚最为了解。
之所以,受了再大的打击,再大的伤,回到家以后还要表现的很平静,原因如下:
一、家里没有钱和背景。
家里没有背景,父母都是普通老百姓,不可能在短时间为自己申诉讨回公道,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命运。
如果是这样,又何必让父母知道,为自己担心呢?
还是选择自己扛。
二、父母无法给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有的父母,虽然没有钱和背景,但是不缺乏社会和职场经验,当知道孩子遇到困难了,可以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如果能这样,孩子也会愿意倾诉。
而实际情况是,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以前的观念和办法,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可能为孩子着急,又不停念念叨叨的父母,还会让孩子心烦。
甚至有的父母之会长吁短叹,哭哭啼啼,说一下负面的语言,或者让孩子再次受伤的语言。
让孩子对父母关闭了心门,选择不说。
三、成长必经阶段。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在孩子眼里,他自己已经长大了。
再也不是手指受伤,专门拿到妈妈面前,等着妈妈给吹吹的小朋友了。
当他们受伤时,可能会和哥们儿闺蜜,喝点小酒,倾述抱怨,但是唯独不会再找父母倾诉,因为他们会本能的认为这是一种幼稚的行为。
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疗伤痊愈,然后继续奋勇前行。
四、自我认知不允许。
每个人都会受伤。
如果自己抗住,自己消化吸收。
在外人面前,有的时候家人其实也是外人。依然可以维持自己生活工作良好的假象。
但是一旦给家人亲戚父母说了受到的伤害,其实也是自我否定,是在承认自己的失败和无能。
所以,为了维持良好的形象,以及自我认知,自我标准的界定,不允许自己去向他人倾诉,包括父母亲戚。
五、报喜不报忧的传统。
父母在奔溃的时候很少给孩子倾诉。
孩子在受伤的时候,也很少向父母倾诉。
都是彼此最牵挂最关心的人,越是这样,越是不想对方为自己担心。
所以大家都维持着报喜不报忧的传统。
综上,既然孩子不想给父母亲戚说,那么父母亲戚也不要轻易揭穿,大家都要保持一定的边界感,给长大的孩子,多一份尊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
与此同时,可以润物细无声的关心他。
有能力的,可以给予一些建议。
没有能力的,一碗热粥,一份可口的饭菜,一个充满温暖关怀的笑脸,都足以让受伤的孩子,在家这个温暖的港湾休憩,然后再动力十足重新出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报喜不报忧——年轻人成熟的表现。一是大多数父母,解决不了年轻人在外面的问题,听了徒增父母的烦恼。二是现代的年轻人,自立意识较强,多少人认为自己可以摆平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