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三一轮复习最后该不该回家自学?
学校,学生,在家里高三一轮复习最后该不该回家自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高三一轮复习最后该不该回家自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是许多学生都想过的问题,都有这种冲动和渴望。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有这个想法的同学,立马打住,放弃这个一厢情愿的美好想法,如果非要用百分比来表达,那么,回家自学估计有百分之一到三的学生成功,除此之外,估计都是考不出好的成绩来的。我先举例说明:就我所在学校曾经在高考前有一个班经家长要求,放了学生近一个月在家复习,结果高考结束后,这个班本来是一个成绩很好的班级,比该班差一个档次的班都比这个班考得好!
为什么呢?其一,回到家里缺少了正常学习的规律,打乱了学习节奏。其二,学生回到家里没有了学校的学习氛围,至少让学生没有了学习的感觉。其三,缺少老师的管理和督促,在家里学习没了合理的安排,自由学习,更容易导致复习质量不能保证。其四,在家里每一天的学习进入状态都很难,要么晚上弄很晚,早上起不了床,要么晚上很早就休息,到了第二天依然起不来,或者起来了又不知干啥?甚至整天都处在游离状态,复习很难有成效。其五,对复习中的时间无法保证,往往任由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成了“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根本保证不了学习进度。其六,家里的干扰因素太多,不管是家里人太过安静,或者不太安静,都会影响孩子学习,让家里人不管怎样做都不妥当,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其七,在家里遇到学习内容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即使你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但练习题或者自测试题做完后,没有老师的批改和讲评,尤其是包含的考点,高考命题思想,这个题目的价值和意义,要求掌握到什么程度,如何才能举一反三等等,这一切在家里都不可能达到在学校的作用。其八,在家里学习,没有同学的交流和讨论,缺少学习的相互交融,共同进步,尤其是没了同学的彼此激励,彼此感染,自然复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其九,在家里遇到学习和学习之外的问题,无法及时排解,尤其是心理的问题,情绪的问题,没有了老师的多年准备高考的经验及其准确的高效的教育水平和能力的专业帮助,谁来为学生保驾护航?其十,在家里学习,没有了在学校学习的数据分析和对比,很难发现自己学习的问题,尤其是进步或者后退,对学习效果无法准确定位,学习没有了方向,学习反馈几乎为零,怎么能把学习搞好了呢?
总而言之,学校才是孩子最佳的学习场所,有一群高考的精英们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有学校的全力以赴和巨大投入,有学校老师的精心指导,有学校科学备考的各项策略,有老师高考的科学安排,有学校高考前的心理调节和精神激励,所以,无论家里有多好的条件,都无法与在学校学习效果相提并论。反对回家学习,支持在学校的老师统一指引下,全身心为高考而战!必然能考出自己最满意的成绩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已多次历经高一到高三的循环,从众多失败的例子告诉题主:高三学生回家自学万不可行。
大约十多年前,我们高三年级理科有一个学生,经常考年级第一。他在寒假过后提出不到学校上课,经过班主任年级主任多次苦劝,不听,在家自学。结果当年高考本来有希望考上好学校的,最终只上了一个很一般的二本。
在举去年高三我班的几个艺术生的例子。两个女生参加了美术高考,专业课成绩都是高分,240、250分的样子。她俩不到学校上课,而是参加了社会上的补习班,结果去年高考成绩一个300分出头,另一个280分。文化课成绩没过线,失败。相反的例子,同样是一个女生,学的书法,专业课也是240多分,但她到校复习,认真准备,高考考了460多分,被太原师范大学录取。
再举一个我班的例子,他平常考试在我们班是前几名,也是高考前几个月不到校上课,结果高考勉强上了二本线,本来是冲击一本的苗子。高考过后,他自己主动来学校复读了。
为什么在家复习不行?
第一,家里不是学校,缺少学习的氛围。家是休息生活的地方,家里有电视,有电脑,有床,有沙发,这些东西容易诱发学生贪玩,贪睡。
第二,学生缺乏自律。没有了学校老师的引导,模拟考试的演练,学生自以为是。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激情一会儿,混沌十天。
我不否认有极个别自律性强、计划周到的学生,在家复习习也能考出好成绩。这不只有普遍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家自学
上一篇:现高二,上高中后为什么觉得越来越不努力了,而且一点也不快乐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