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代书法家为何多写错别字?
书法,错别字,书法家当代书法家为何多写错别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以我有限的视野,我发现古代书法家都是有名的文学家、学识渊博的学者或官员,未发现专门以书法为职业的人。但是当代却有许多只靠书法吃饭、知识面狭窄、里裏不分、髪發不分、鬥門不分、后後不分、常写错别字的所谓人“书法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别的,就是文化底蕴浅,识字不多,连繁体字都认不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有些书法家的作品中的确有些看起来是错误的字,和当今新华字典的字比较,是有多一笔,或少一笔的现象,这也是古代书家常有现象,就连古代皇帝也会写错字,比如说德字,书法当中就会少写中间一横,还有流字,也会少写一点,富字也会少一点,如果你笑人家写错字,书法爱好者会笑你不懂书法,有些字看似错字,书法辞典中却有出处,但也有些书家的确会写一些错字,就必须指正,因为书法也必须遵循法度,你不是皇帝不能随便乱造字,这样回答你还满意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其实还有一条,叫行有行规。
书法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篇作品中出现两个以上同一个字时,要用不同的写法,來体现写字者文学底蕴深厚。
例如北京的京,可以在中间的口中加一横。老師的師可以不写第一笔短撇。强大的强,可以用边疆的疆,去掉弓部下端的土替代强。
书写者根本不用担心读者看不懂,因为即使是大书法家也极少有自己的文学作品。抄也罢,录也罢都是别人成名的内容。像毛主席这样自己作词自己书写的作品,确实是凤毛麟角,难到一见。
有一点提醒大家:没有完成应试教育的学生千万当心。在考试中用了书法行认可的字,如果遇到喜爱书法的阅卷官,还可以逃过一劫。否则将遗误终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的汉字太多常用汉字也有几千,全部掌握正确书写好每个汉字实属不易。现代书法家急功近利,忙着展示自已的书法艺术而忽略了作品中汉字的正确运用。书家们在创作之前,只要将自已作品中涉及到的字认真查对,作品中的错别字便可灭跡。古人也不是没有错别字只不过现在人们欣赏古人书法没把注意力放在纠错上。再说古人写错了也合理合法:那叫通假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管是谁,写错别字总是难免的。不过,做为书法家,是研究写字的专家,写错别字不论什么理由都是说不过去的。书法家都是有影响的人。如果发现写了错别字或者被人指出作品有错别字,就不要拿去参展和销售,馈赠。或撤展或追回,或重写才是应取的态度。有人说,书法家写的不是错别字,是通假字。古汉语通假字是个普遍现象。有避讳的原因,有当时人的语言习惯的原因,也有方言音转的原因等等。我们是现代人,新中国经过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简化字,为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和健康,是没有理由再写通假字的。有人说,书法做为艺术写繁体字,异体字,死亡了的古字,是允许的。从艺术的包容性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说,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以写古奥生僻字显示学问的高深,那就错了。启功,郭沫若等许多书法家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是模范的遵循写简化字的。毛主席建国后的签名,写的都是简化字。我们的书法家难道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吗。有人说,简化字结构不美,繁体字才是国粹。这也是一个大误区。比如有些书法家落款写秋字,总是写成龝,书法的法字写成灋,这么烦琐难道真的好看吗。从繁到简,是汉字发展的基本规律,古人其实常常写简化字,那叫俗字。其中有些俗字建国后文字改革取得了正字的地位,比如“为”“长”等字。还有人批评,赵字简化后右边一个X,算个什么事,太难看。撇捺交叉自古就是汉字的一个基本构件,如“爻”字。为什么赵字简化就难看呢。繁体异体字虽然不能算错别字,但一味地崇古抑今(简化字是法定的规范字),也不足取。有人说,他写的不是错别字,是有所本的。某某帖便是这么写的。这要具体分析,一方面今人的艺术创作,照搬古人,并不高明。另方面,古人明明是错的,我们还要坚持吗?总之,有学风问题,也有书风问题。专家应该引以为戒,欣赏者也不能唯专家是从。不论你打着什么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等旗号,错别字,怪字,死亡了的字都应杜绝。每个人都应该为祖国母语和汉字的健康而努力践行。
上一篇:出上联:金牛贺岁人康泰!怎么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