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压高中医怎样治?
高血压,血压,中医高压高中医怎样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一次为一拍,做32拍。
6 擦颈:
用左手掌大鱼际按摩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手按左颈,一次为一拍,做32拍。
7 按揉曲池穴:
先用右手再换左手,旋转一周为一拍,做32拍。
8 按揉内关穴:
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后揉右手,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做32拍。
9 引血下行:
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做32拍。
10 扩胸调气:
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的范畴,
中医对高血压
的辩证分型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病名相互结合的分型方式,认为病之本是阴阳失调,病之标是内生之风、痰、淤、血。一般将原发性的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和风痰兼夹型5类,下面详细介绍。
肝阳上亢型
临床表现为头胀、头痛、口干苦、面赤红、舌尖边红、性情烦躁、失眠
、脉弦有力。
治则以平肝潜阳为主。方剂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如天麻、钩藤、生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茯神等。
肝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晕目涩、腰酸腿软、耳鸣、手足心热、失眠、舌质干红少苔、脉弦细;或头痛、眩晕、面部潮红、易怒、心悸、乏力、健忘、舌红口干、苔薄或少苔、脉弦细或沉细。
治则以育阴潜阳、滋养肝肾为主。方剂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如熟地黄、茯苓、山药、牡丹皮、制山茱萸、泽泻、黄芪、杜仲等。
阴阳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四肢冷,伴乏力、头痛、耳鸣、心悸、腿软、舌淡、苔白;或严重眩晕、走路漂浮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舌质白、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沉紧。
治则以温阳育阴为主。方剂选用地黄饮子加减,如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杜仲、泽泻、茯苓等。左归丸
亦有较好效果,由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等组成;如阳衰气虚,可加入人参、黄芪;如肾虚阳痿
,可加巴戟天、肉苁蓉等。
阴虚阳亢型
除具有一般阳亢症状外,还有眩晕、心慌、失眠、耳鸣、健忘、舌苔黄、舌质绛红、脉弦细而数。
治则以滋肾养肝为主。方剂选用知柏地黄丸
加减,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生牡蛎、龙骨、龟甲等。
风痰兼夹型
主要变现为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神情呆滞、半身不遂、出冷汗、舌苔白腻、舌质红、脉弦细。
治则以祛风豁痰,宣窍通络。方剂用导痰汤加减,如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胆南星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中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药有重镇安神药,如:朱沙,珍珠母,牡蛎,茲石等可降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没有高血压之说,只有中风之说,中医注重调理,一般通过“四诊”加以辩证用方,基本能达到理想效果,如果你专盯者高血压用方,只能救急,但不能根治,中医不玩虚假的,中医治病就是根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希望想请教中医者别用西医的病名问中医能不能治,能治也不治,所以告诉你的就是不能不会治。
也希望中医从业者别自以为是的用中医理论解释西医的病,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有意义吗?显得你懂得多是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治个屁!中医连血压是啥都不知道。所谓辩症施治,呵呵。等高血压有了症状,病人自己有了感觉,并发症都一把了。很多爆血管的,直到爆的时候都是无感的。指望中医,和等死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