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你,累吗?
自己的,人格,的人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你,累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你是讨好型人格么?您身边有讨好型人格的朋友吗?
今日,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收官之作《完美女孩》播出,杨幂主演的AI小爱,她的经历引发大众关于“讨好型人格”的讨论。
作为未来感科幻题材,小爱是科技的产物,是为了迎合他人需求而产生的服务型机器人,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是为他人带来愉快。
“无原则的善良、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抬高别人而贬低自己、一味的卑微的讨好他人、忽视自己的感受、拒绝别人的时候,感觉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这些都是讨好型人格的典型特征,而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可能成为可以任意欺负的对象。这种服务型人格的人,他们隐藏或者舍弃了自我,而满足他人需求,有时候内心有不平却不表达;更有甚者已经不自知自己的性格。
拥有这样性格的你,是什么感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了解典型讨好型人格特征:自己最大的幸福为他人带来愉快,无原则的善良,是服务型机器人。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抬高别人贬低自己,一味卑微地讨好他人,忽视自己的感受。拒绝别人时感觉犯了天大的错。
在个人认知世界里,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的确是只知道全心全意为别人考虑,他人快乐开心了她也开心,别人伤心了她们很容易将过错拉到自己身上,很多时候在她们心里根本无伤大雅的事,只要别人有异议,她们也会归罪责难自己。由此她们容易伤害自己,也很少想到自己的需要,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芝麻小事满足自己是不是已经是不得了的贪欲了。在她们眼中全是别人的生活,她们力求做到心中为他人近乎完美的标准。
这类人士有的人从小父母对她们的关爱相当少,她们从小就学会了生活的料理,并在成长中不断进步完善。
有的人从小习得养育者勤劳质朴的为人品质,因缺少关爱她们会因为一点拥有生发体会他人美好品德的感恩情怀,这些心灵的根脉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校学习氛围中又较认真于道德操守,容易体会师长同学的美德并铭记于心,这类人群更容易接受并根植为人做事善良,真诚,正直的知识理念并运用到广阔的生活范围。
这类人群的这一讨好型人格也会随着年龄的上升有一脉相承的提升,到了一定程度也会有不同的现象。
任何事的开始基本是比较纯粹的。她们这一全心为别人考虑,希望为他人快乐的愿景,在没有任何杂念的意识空间,是全然绽放的,她们乐此不疲甘愿奉献着自己力所能及并不断超越自身标准要求的目标,力求尽善尽美。在此阶段,她们像小神仙,心中充满了普度之爱,她们由衷地赞美世间一切让她们可以体会到美好的为人处事的品质。从社会因素来说,七零八零后一代,社会大范围传播学雷锋,做好事,五讲四美三热爰的文化大潮,在她们的心灵也更深刻植入了“为他人所为,急他人所急”的思想根基,并拥有较强的自我谨守,约束的品质。由于她们潜意识装满了对外界纯净美好认识,身边会更容易汇聚广泛的尊重,愉悦的人脉关系。若时间恰当,她们容易收获美好的爱情,创造兴旺的事业之势。此阶段对她们来说可以说是人生平步青云,巅峰之时。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她们这类,生活时间某阶段堪称小神仙的类群,有的人因为从小情感缺乏,也容易在青春期阶段时间,会更开始在意外界的温暖,若有控制不好,也容易犯情感错误。只有自律,道德意识相当强的人士才有可能比较恰当把握好人际关系距离。
常言有云物极必返。人生路习惯了往前走,难免有风雨。当人的心灵深处一点点生发,由于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消极意念不断累积时,当她们遇到生活难以逾越,对她们来说是成长过程中脆弱的环节时,她们也需要得到外界适宜的支持和帮助,独立的人更期待自我处理,当这一切持续呈现出灰蒙状态时,她们原先的一切美好可能会弥散出大泛围的萧条之境,她们需要外界给予她们美好的注视,如同她们原先付出美好给外界一样,当她们得不到这份心中的期待,她们中的一些人更容易陷入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人际关系也会从原来的美好转变成埋怨,敌对状态。
在以后的日子,她们中有的人可能也会慢慢开始学习关心,善待自己,只是人格过程的转换会给她们带来新的困惑,不知所措。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习惯化的为他人考虑的认识造就几十年关于生活美好厚重的深刻,一下子转变谈何容易?她们中的有些人可以清醒地在人际情感关系上更加自律,但却很难在其他方面如何为自己考虑,甚至连多为自己消费一点,或因没为家人多做一些事务依然感到难受,她们会老是问自己“这样为自己真的可以吗?是不是变成不好的人了?”
总之无论讨好人格还是非讨好型人格,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走好己心可以坦然,轻松没有太多纠结的路途,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看到这个题目,心里触动了一下。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内在宜人性很高,顺从合群的指数都比较高,实际上属于乖乖女,有一些讨好型人格。
看到累吗?这个问号,实际上成长都是自己的,当自己无意识分辨人格属性的时候,顺应父母也好,讨好也好,并没有感受到特别的不舒服,在工作中确实也有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如果重新来过,或许自己还会帮助别人完成工作。
为什么说成长是自己的,从职场一路走来,清晰自我优势,找到舒适方式,界限感在不断的建立过程中,走进心理学的领域,会发现冥冥之中,自己内心很有力量,也有方向,所以,一切刚刚好,不觉得累,也没有剧中人感受的卑微,反而觉得性格真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于每个人来说,你从中收获的是什么,才重要!
谢谢这个问题,让我也静下来思考这一路的旅程,前行的每一步都在自己的地图里,内心是很欢喜的,祝提问的你和看到这个回答的你们,2021收获自己的成长,心随所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