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些人不懂历史瞎崇拜西方的节日比方说所谓的“感恩节”?
中国,节日,都是为什么有些人不懂历史瞎崇拜西方的节日比方说所谓的“感恩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自信点儿!行不!那些欧美蛮子的节日,过就过了!不至于上纲上线吧!中华文明有极强的包容性,几个野蛮人的节日包容了也就包容了!再说在中国社会的传统上也没有认可这样的节日啊!就是人们热闹热闹而已!没必要太敏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崇拜神崇拜人崇拜物崇拜某种文化都听说过,崇拜某个节?真的不是题主的臆想?喜欢过一个节,并不等于崇拜某个节,但是如果引申出崇拜这个节所属的文化,倒还有三分道理。当然,顶多也就是三分而已。过某个节日,基本上等于寻欢作乐(不要想歪了),尤其年轻人更是如此。从物质渐渐丰富起来的八十年代开始,各种土节洋节老节新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喜欢过节,说明日子过得好了,想要多一点开心。在穷困的年代,节对穷人来说,非常不友好,通常意味着欠的债要还了,或者要送礼了,都是跟钱过不去。不说杨白劳吧,有一个古代小笑话,古代过节的时候,学生要给老师送礼。有个老师觉得弟子们太抠门,端午三分银子,中秋还是三分银子,但是为人师表不能直接要钱,那太俗太掉价。于是让学生对对子:“芝麻开花,一节须高一节。”学生对曰:“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体现,很多人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也是我国以前贫穷落后太久了,很多人的民族自信心变弱。加上多年国家社会也不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商家也利用洋节大势宣传,也就这样了,加强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议论“洋节”的很多,认为过“洋节”是和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立的。
从常识分析“洋节”的由来,有圣贤诞生纪念的“圣诞节”,“复活节”;有祭奠亡灵的“万圣节”,还有表示感谢的“感恩节”、“母亲节”;还有表示愉快欢乐的“情人节”什么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含有驱除魔邪、祭神祭祖意义的有“过年”、“元宵”、“清明”;有纪念圣贤、倡导大义的“端午”、“中秋”;有反应民间生活的“七夕”、“重阳”。
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演化过程不同,但时至今日多数已经是民俗了,其中的宗教、神话意义已经被冲淡了许多。也就是说,无论中外,过自己的传统节日只着重当今的含义,宗教的、迷信的、愚昧的、落后的含义已经很少了。
尤其在中国,也已经有过“洋节”的先例,比如“洋历新年”;还有一些按西方现代社会的约定建立的“洋式节日”,如劳动节、妇女节、儿童节、国庆节等等;也有把中国传统节日直接以“洋节”命名的“中国情人节”。也就是说,在当下的中国,民俗节日已经不是纯粹的传统节日了。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多种文化的交融也是应有之意;只要有适当的群众基础,多数群众喜闻乐见,“洋节”落户中国也是应该受到欢迎的。这种文化融合,一来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对拉动内需、增强经济动力也有好处。
另外,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也在不断“走出去”,向全世界宣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世界人民在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能了解中国,支持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进行的努力。现在西方有些国家也认可了中国的“春节”,就是中华文化对外宣传、融合的有益成果。
当然,有关部门也应对所谓的“过洋节”进行引导,如果借“过洋节”的名义进行宗教宣传、迷信宣传,这也是要坚决制止的;但这种情况,是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要保持“政治经济文化”的自主性原则相一致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崇洋迷外而已,总认为西方国家的月亮也是圆的,内心来说根本就不懂什么西方文化节日,跟着出国留学回来的假洋人瞎起哄罢了!我们中国人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就够了,爱自己的国家,传承五千年文化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崇洋睸外的原因很复杂,简单说也许是开放不够,对海外的情况知之甚少,什么都感觉新奇,见多了自然就不觉为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