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今年十六岁,容易对家里人发火尤其是母亲,我想改变现状,该怎么办?
母亲,你的,父母我今年十六岁,容易对家里人发火尤其是母亲,我想改变现状,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佛祖看了他一眼,平静的说——年轻人,快起来吧!赶紧回家吧,你想要的所有福报,都在真佛手里呀!
年轻人激动的不得了!哆哆嗦嗦的问:“那,那求你赶快告诉我吧,真佛到底在哪里呀?我已经寻找了很多年了”。
佛祖说:”你回到家乡后,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你的真佛!你只要从此好好供奉你的真佛,自然就会有享不尽的福报了。”
于是,年轻人一路马不停蹄,风雨兼程的赶回了家乡。可是,踏上了乡间的小路后,却始终都没有遇到一个人。
年轻人又纳闷又郁闷的来到了自家门前,正想敲门,门却自己开了——
映入眼帘的,是父母那二张慈祥而激动的笑脸!
年轻人恍然大悟!从此将父母奉为真佛!而福报随后就接踵而至……
所以,父母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佛!而作为孩子,最大的福报,就是孝顺父母!善待父母!
你想想看,这个世界上谁对你最好?谁最心疼你?谁又含辛茹苦无怨无悔的供养了你16年?而且以后还会继续供养……
好好想想吧,年轻人!你已经16岁了,再过两年就成年了,也该学着做一个懂人事,明事理的好青年了!
百善孝为先啊!是时候回报父母了!就从孝顺父母,善待父母开始吧。
愿你做一个懂事的好青年!愿你一生都有好福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今年十六岁,容易对家里发火尤其是母亲,你想改变现状,说这个话代表你是个明智的孩子,我儿子今年刚刚是十六岁孩子,作为同样十六岁的儿子也会出现这个情况,可能天下母亲一个样,我喜欢把心里担忧儿子的事情拿到嘴边说,说多了孩子就会嫌弃,我有时候同儿子也有矛盾,我会去想我的问题,哪里做的不好,我儿子也比较懂事,他也跟你一样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会与我沟通,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同样心里。
你们十六岁,其实各种压力也有,学习生活,学校同学老师,还有各种考试,各种竞争,你们压力也很大,回家家里人也是期望一堆,给你带来双重压力,其实道理你们都懂,就是有时候控制力,自制力差点,作为母亲身边最亲的人,可能相处时间最久,母亲的牵挂变成唠叨,让你心里非常烦,其实你发火不是说母亲不好,是你们知道的道理母亲会不停唠叨,让你听的很厌烦,所以你有火也只习惯对母亲发,因为母亲不会对儿子生气!
但是作为儿子你也学做调节吧,与母亲互相沟通,母亲真的是世界上对你最好的人,她的唠叨或管教都是她心里担忧和期望的,可能给你带来压力,你要学会与母亲沟通,有时候母亲也习惯了,你就不一定要认真的去听,选择中间的态度处理问题,不用对母亲发火,母亲心里难受,你又内疚,16岁也要学会沟通问题,处理问题,发火后其实解决不了问题,好好沟通是最大的好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十六岁时刚上高一,从一个农村考到我们县城最好的高中,但是这一年并没有让我很开心,因为班里同学对我很不友好,他们嘲笑我丑,因为我数理化还可以,所以和我同桌关系还可以,除了同桌,我几乎和班里其他人没有什么交流,因为嘲笑我丑这件事,真的很难过,那个时候会很暴躁,动不动就想发脾气,我爸妈在广东打工,只有周末打个电话,我也不喜欢接我爸妈电话,因为我爸妈关系不好,每次我妈给我打电话总是抱怨我爸怎么怎么样,挂完电话我也会难过很久,就这样很多琐事让我特别暴躁,特别叛逆,也没有好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考了个大专。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的自己特别傻逼,那个年纪应该是好好读书的年纪,其他事都跟我无关,我爸妈关系不好,我也改善过了,没有用,最后还是离了,同学笑我丑,他们笑完就过了,而我生活还要继续,他们都考上自己想要学校,而我却失败了,我就是一傻逼,为什么要在意那么多跟我无关的事。
而你现在要找清自己位置,是处于什么样角色,是学生就好好读书,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你会发现自己很快了,因为会在书中找到快乐,用成绩填满自己的青春,至于父母的问题跟自己没有关系,没有达到天塌下来的时候就不用你管,就算真的塌下来,父母也会帮你顶着,你任务就是好好做一个学生,因为后面的角色都没有学生那么容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现在正好是青春期,容易激动,还好你自己知道做的不对,家里人爱你,包容你。但你不能得寸进尺,不能伤了家里人的心,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六岁,爱对家人尤其母亲发火,首先来说,你这种做法不正确。再者,你的行为可能是从小被骄惯而形成。
在一个家庭中,被溺爱骄惯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冲撞父母,动不动对父母发火,形成小霸王风格。而在另一个家庭中,孩子从小被忽视,被动不动打骂,他(她)会很胆小顺受,但也会在极端情况下,走向叛逆。
多想想父母的不容易。来世一趟,父母把孩子一把屎丶一把尿拉扯成人,耗费了多少精力。自古儿行千里母担忧,一般情况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父母对孩子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即便是做错了的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