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孙策为什么不重用曲阿小将?
小将,太史,双方孙策为什么不重用曲阿小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孙策为什么不重用曲阿小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开脑洞,要么赵云哥哥这种死了,要么虞翻这种武转文;要么能力一般、在孙策军中没有留下姓名;要么太史慈没带他,被刘繇处死。要不以1V12这种非凡实力,东汉末年当属第一,罗贯中起码把他写成吕布水平之上。
神亭之战的地理和环境
说到神亭之战,先看下《三国演义》里设定的内容。
对战双方:
孙策方:孙策、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共十三骑
刘繇方:太史慈、曲阿小将共两骑
孙策带兵从牛渚进军神亭,刘繇让先前败退的张英屯兵零陵城,自己带兵屯于神亭岭南面下寨,孙策到达神亭后,在岭北面下寨,双方隔着一道山岭。
这里的零陵并不是零陵郡,因为相隔十万八千里,孙策带兵攻打刘繇统治的曲阿,自然不会绕道荆州,根本不合逻辑,但零陵此城不在地图中,有可能是罗贯中笔误。
地点:神亭岭附近
神亭在东汉属于曲阿县管辖,也就是今天的丹阳,宋朝开始神亭划到常州金坛管辖。现在的常州金坛区西北方向,就有一个神亭村。
策问土人曰:“近山有汉光武庙否?”土人曰:“有庙在岭上。”
孙策当时祭拜的光武庙就在神亭村的庙望口,据传这个庙是由于刘秀曾逃到神亭岭一带躲避追兵,危急关头有人就了刘秀一命,于是后来兴建了一座庙用来纪念。庙里供奉了刘秀像,所以也称光武庙。
不过这个传说八成虚构,刘秀基本在中原一带活动,没有来过丹阳,躲避追兵的传说自然也站不住角。现在庙已经荒废,迁到了神亭村西南的金坛彭城庙,后来被毁、重新修建。
地理环境:丘陵地带
神亭村位于金坛的西部地区,这属于茅山山脉的一部分,基本分成低山丘陵区和黄土缓岗区,低山丘陵海拔在50米以上,黄土缓岗海拔在10~30米之间。
也就是说这个神亭岭并不险峻,周围大致为黄土缓岗区,这也是众人为什么可以骑马从山岭上下来,而周边的一马平川是脱离了缓岗区的平原地带。
对战过程:
孙策十三骑出了营寨,到达庙望口的光武庙祭拜,随后下山,恰巧此时太史慈两人登上山岭,看到了孙策十三人在山下。太史慈高喊挑战,孙策这边一字排开,横枪立马于岭下等待太史慈下山。
太史慈与孙策大战五十合后,诈败诱导孙策追到了神亭岭的背面。然后一直北走到一马平川之地,又大战了五十合,两人弃马厮打,直到双方援军赶到。
这里孙策一方应该是从南面上到山岭,并从南面下来,否则后来太史慈诈败引到神亭岭的背面就无法成立。因为从北面上、再下去等待,一直是处于神亭岭的背面。那么当太史慈和孙策从岭南打到岭北,剩下的十二骑要寻找孙策,必然要跨越神亭岭的高处,再从高处往下望,发现平原地带交战的两人是比较容易的。
曲阿小将到底做了什么?
太史慈和孙策单挑过程中,其他人是没有笔墨描写到底发生了什么。两人前后对战了一百合+中途的骑马追逐,那这大概有多长时间?
一般来说,普通人眼里“回合”与“合”相差不大,但其实有差别。比如电视剧张飞大战马超,双方骑马加速,手持冲击对刺,错过勒马减速,掉转马头回转,继续刚才的步骤。兵器撞击是“合”,掉转马头是“回”。如果按这样算,五十回合至少得一小时。
另一种情形,就是双方在原地转圈,双方的兵器在持续地碰撞击打,只有“合”没有“回”,双方骑马蓄力的时间减少,“五十合”只有武器“乒乒乓乓”撞击了五十下。时间上估计几分钟完成。
所以,两种不同概念背景,太史慈和孙策交战的时间也不一样,一个至少是两个小时以上,一个估计半个小时左右。曲阿小将面对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十二骑,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1、曲阿小将一人大爆发,以武力拦截对方十二人。
2、双方待在原地不动,大眼瞪小眼看着对方,等孙策太史慈决出胜负。
3、小将打不过,突围去搬救兵,十二人找孙策迷路了。
4、小将表演了个节目,对方看得津津有味。
5、双方跟着附近,一直和平围观战况。
第一种情况,十二人中都是二流武将,正常来说一般人不可能敌住这么多人围攻,《演义》中最高纪录是马超1V9,对方还是些不入流的角色。要想1人拖住12人不去支援,曲阿小将要有三合之内斩杀对手的本事,这种本事至少要吕布的水准。
比如吕布打典韦和许褚就游刃有余,许褚打周泰韩当能轻松撤退,吕布对上这些二流武将就拥有短回合内斩杀的能力。加上围攻不可能12个人都上,最多4人围一圈,其他人随时替补,如果吕布两三下斩杀一人,12人分散开,那无疑就是给曲阿小将各个击破的机会。所以一旦有人先行交手发现差距太大,那围住曲阿小将才是这12人的唯一作法。
第二种情况,作为孙策的部众,除了蒋钦、周泰两人在攻打张英时新投外,前三人都是老部下,忠心程度绝对没问题,所以以这些人的忠心程度,孙策被太史慈引走,必然要跟上去前去盯着战况,万一不敌可以及时救下,就算一两个不想跟着,也不影响大局。所以,这种情况不符合情理,除非双方都是呆子。
第三种情况,当地的地势不复杂,众人骑马上山顶,能俯瞰周边情况,加上一马平川的地带不会有密林,极为容易辨认,迷路导致长时间不能赶到的状况是不会发生。
但如果先观察五十合没动,只是孙策消失在山的背面后才去追,拿孙策太史慈乒乒乓乓打了几分钟,十二人再追上是符合情理的。
第四种情况,纯属逗乐,要有这本事,怕不是相声演员,单口相声贼溜的那种。
第五种情况,大家就骑马远远跟在后面,因为孙策太史慈明摆着单挑,部众看到双方武艺差别不大,没有必要掉价到围攻太史慈或者曲阿小将。所以双方暂时和平相处,等着主公杀红眼下令群殴。
后来去哪了?
在正史中,太史慈对战孙策,真的是有一名骑卒相随,双方遭遇战,两人单挑不分胜负,随后双方各自回军。
“慈时独与一骑卒遇策。”
在罗贯中笔下,这名骑卒变成了曲阿小将,他自告奋勇要助太史慈一臂之力。既然有此人,后世应该还有更多记载,否则罗贯中书中也不会提到一次,就再无笔墨了。
第一种,这名骑卒的超强武力,注定投靠任何一方诸侯都不会寂寂无名。但是真没有,无非两种,第一,因为某些原因不再或不能出现了;第二,改用谋略出谋划策。
上一篇:为什么有好多人市内开车开远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