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男子偷两箱口罩后扔掉,只为把箱子卖废品?反映了怎样的心态与问题?
口罩,纸箱,他的如何看待男子偷两箱口罩后扔掉,只为把箱子卖废品?反映了怎样的心态与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男子偷两箱口罩后扔掉,只为把箱子卖废品?反映了怎样的心态与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们常把"没文化真可怕"挂嘴边上,不久前还有人邀清我用实例证明一下"没文化真可怕"究竟能有多可怕,说实话我搜破了脑袋也没找出合适的例子,今天再邀我来答以上题目,我觉得我总算是找到了"没文化真可怕"的实例,并且在我看来,说他是疫情发生一年来教科版实例都不为过!
题中男子有可能没文化,不识字,活了半辈子仍然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以检拾垃圾废品卖钱过日子,这种人我们暂且把他定位于弱势群体中的一员,本来是值得同情怜悯的,他也许太需要用两个纸箱去换了钱买馒头做为一顿饭了!
可他却用偷的方法去获取所需,这可不是检!这种品行不端的偷盗行为已令人不耻和厌恶,而接下来的做法却让人大惑不解!他把偷来的纸箱打开后,将其中满满两箱口罩(我猜恐怕不止一千只)随手倒进了垃圾桶!其目的只为要那两个纸箱的纸板去换钱!
当全世界全人类都受难于新冠军肺炎的水深火热大灾之时,"口罩"二字已成为当下热搜不止的关键词,纸箱上赫然在目的口罩二字及标图,竟然在这名男子眼中是那么无足轻重!一文无值!真不知道他这一年是怎么过来的!难不成他被扔在了社会边缘之外的真空地带?
我想贫穷确实在某些时候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但如此荒唐之事也只有发生于既贫穷又沒文化的人身上了,不得不让我本人对于"没文化真可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不必过多纠缠于这位男子的心态,他绝不具备破坏性,攻击性,也不会有什么邪恶凶险,或许只因为他穷,他没文化,才做出如此荒诞之事,拘他几日,他从此也就不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事发山东在济南,有个男子瘦高长,走街串巷捡破烂,起早贪黑日日忙,而且常伸三只手,伺机顺手就牵羊。
这日路过一药店,发现门口码纸箱。工作人员就两个,全都站在角落弯。男子不禁两手痒,就搬两个车上装。
三十六计走为上,迅速离开这地方。伸手打开纸箱看,满满两箱口罩装。全是医用防疫用,崭崭齐齐码成方。
许是男子不识货,或是故意出洋相,男子居然箱子捧,口罩倒进垃圾箱。干净利落不犹豫,沉着镇静不慌张。
随后收拾两纸箱,拆开踩扁丢车上,一丝笑意嘴角漾,感觉运好门难挡。两个纸箱足六斤,又能卖得几块洋。
药店事后报了案,民警调取监控看,男子行踪全露馅,清一白二曝了光。荞麦田里王八捉,男子刑拘五日关。
古有买椟把珠还,舍本求末中漂亮,今有男子倒口罩,有眼无珠出荒唐。真是世界林子大,什么鸟儿也隐藏。区区几元人品丧,最终没有好下场。
(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夜半随意偷割国家工程专用电缆,肆意盗窃城市里的窨井盖,无休无止地制造和贩卖含有苏丹红、地沟油等等有害食物…… 都和这种货色属于同类。这类人属于极端利己主义者。在他们的心中除了自己再无其它任何人,除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再无其它任何人的利益(更谈不上关心公共利益),除了他们自己能够活着再无意去管其它任何人的生和死。这种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哪怕去亲手害死多少人都会觉得无所谓。这是一种很恐怖的物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学习,捡垃圾都捡不明白
1、当前疫情形势下,但凡识字的人见到口罩都知道它的价值。都能权衡多少。
2、卖废品,卖废品的人很多,从最早的小打小闹干成大企业的也比比皆是,唯独不识字的人一直在底层以小偷小拣为生。
3、不识字的人对社会的情况也根本不知道,他的认知世界里可能疫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只是有一段时间他的出入受了点限制而已。
关注我,直戳你的心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对刑法有基本的了解,就很容易理解小偷的这种心理。小偷毫无疑问是以为这种举动,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在他朴素的法律意识中,捡纸箱是合法的,更是无罪的。即使被认定为偷纸箱,由于纸箱价值小,仍然不可能被认定为盗窃罪,顶多属于盗窃违法,治安处罚而已。
为什么他会认为自己是捡纸箱,而不是偷口罩呢?很简单,因为他通过丢弃这一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没有非法占有口罩的故意。
但是这种认识对吗?法律真的会按照他的设想来处理吗?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原因如下:1、作为抛弃物的纸箱,当然先占先得,这种行为我们通俗地说叫捡。
但是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去拿他人没有抛弃所有权的纸箱,这种行为就是偷。
上一篇:老是有人提醒我不要什么事情都和别人说,指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