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并校真的是利大于弊吗?谈谈你的高见?
学校,孩子,农村农村并校真的是利大于弊吗?谈谈你的高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并校真的是利大于弊吗?谈谈你的高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外甥给我打电话说,他和另外一个老师只教五个学生,所在的学校原来规模有五六百人,目前只剩几十人。原来我在读的小学,原来高峰时有七八百人,现在也只有也有五六十人,我邻居孙子所在的班四年的也仅有十五六人。偏僻乡镇中小学人数锐减,都有倒闭的可能。比之县实验小学的超大班八十名学生简直有天壤之別。这真是乡村小学门可罗雀,人烟稀少。城里小学人员爆满,应接不暇。农村并校留住学生,提高质量势在必行,集中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主任每乡办好一所学校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否则,真不可想象农村小学能否东山再起,恢复辉煌时刻。因此农村并校真的是利大于弊,我们拭目以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适当的并校整合教育资源,真的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学生太少或班级不全的学校,老师肯定配备不全,现代化教学设备也不会配全,教学成本加大,教育效益也大大降低,教育质量也会整体降低,再加之如果人口过分分散或服务区域人口逐年减少,这些情况下必须并校,把分散的小学校整合到大学校,整合到人口集中的学校或者乡镇所在地学校,比较大的乡镇可保留二至三所寄宿制小学,配备生活老师,逐步配备校车。初中逐步向人口集中的大乡镇和县城集中,集中优质师资、大量教育经费,重点办好这些初中学校,也要配备生活老师、校医、校车等。通过整合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减少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育质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并校是省了教师的脚力,害苦孩子多跑路,也就是方便了大人,害苦小孩。如说是利大于弊,这是强词夺理,这大人的话,不是孩子的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偏远农村空心化很严重,老人们无法辅导孩子的课业,而且居住比较松散;加上师资力量本就不富裕还分散在各处,通常一个老师要教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课程,辛苦不说还没效率等诸多原因造成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低下。并校可以集中管理,师资分工形成配合等同于加大了,还可以便于开展各种兴趣班,让孩子们得到多方位培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城镇化发展很快,勤快的人在外面摸爬滚打多年,能挣点钱,且有剩钱,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了,很自然地把孩子带出去,带在身边让孩子附近上学读书,这时家长也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让孩子接触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在求学上不掉队。父母亲在外挣钱供小孩读书,也让孩子感受挣钱的不易,要更努力学习,将来图个过好点的生活。
那么,孩子在小学或中学读书,家长也是在30到45岁之间,正是劳动的主力,除了考虑孩子的安全因素外,其次是学习了,多数家长都会把孩子带在身边,所以家里读书的小孩会越来越少。
孩子随父母外出,家乡学校老师就会偏多了,有的老师多过学生。老师不能吃大锅饭,鼓励老师到城里发展,不去城里的老师,镇府发放原来老师的基本工资和教龄工资,帮买社保。其他的老师自己解决。老师有了生活的压力自然就会千方百计去找工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由于外出人口的增多,不少村已成了空心村,所以并校乃大势所趋,不得不为之。至于利与弊,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但必须承认:一、能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师资的浪费,避免那种几个教师教几个学生的情况。二、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并校之后能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各个课程都有专业教师担任,还能开展各种大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还能让他们增长见识,多结交朋友。关于弊就是上学远了,不方便了,家长不放心了,费用增加了。但为了培养好孩子,这应是值得的。不然,城里的孩子去上那么多培训班、辅导班?
上一篇:如果香烟价格涨十倍还有人抽烟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