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教育也没效果,你认为可以打一顿吗?
孩子,家长,自己的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教育也没效果,你认为可以打一顿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教育,这2个字,好沉重。它的内涵和外延好混乱。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是一个人对一个人尊重,是一颗心对一颗心的感召。
教,是传道受业解惑。
育,是教给孩子们,对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敬畏;是对父母师长乃至历史文化道德的感激与崇拜;是植根于内心的对于困难挫折地坚韧不屈;是坚信自己能行一定能行的品质。
“打”孩子,真的不是良方。以大欺小,不公也不平,孩子心中不服气,更是会逆反,简单粗暴解一时之气,留下后患无穷。
哪个孩子没有优点优势呢?比如能跑,会画,口齿伶俐,幽默,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如果想让他心服口服于你,必须智取,放大他的优点,积极引导热情支持,给他自信的动力,循序渐进地鼓励,给一颗糖吧,不是一根打人的棒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赞成打孩子,不爰学习打也没用,扔贫困地区待2年饿些日子,想通了自然就爰学习了,不学就扔那放牛换米填肚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干嘛非要学习,学技能不一样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孩子当然是不好,但不是说就一定不能打。现在的孩子很难管教,更要看看家长会不会教育孩子。在教育中,温柔友善的力量,永远胜过愤怒和暴力。家长的身份从来都不是管教的关键,孩子在情感上对父母的依赖才是他愿意听从你教导的源头。再者,孩子的天性和能力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天生具备学霸们的属性,而有的孩子却在别处有风景。还是希望家长朋友们多肯定孩子的长处,多给予积极的关注,引导孩子感受学习以及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位家长您好!个人觉得没必要。打孩子本身就是一件不对等的交流,大人通过自己的压倒性的身体优势能暂时让小孩子服从,那是因为小孩子他怕,而不是他懂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曾经说过:作为家长,我们需要首先做到和善而坚定。我也是一位孩子的家长,深刻感受到平等的对话交流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正的受尊重。而不是让孩子建立一种大人与小孩的心理角色。
其次,教育是一项长跑,切勿急功近利,所有大的改变都是一点一滴的细微改变累积而成的,这个是需要我们家长打心底的接受这个事实,有所期待有所坚持,而不要企图通过某一个具体的行为能彻底扭转局面,需要更多的耐心。
再次,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除了为孩子在家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建立每周家庭阅读日,书房不得有相应娱乐玩具等干扰因素等等,您还需以身作则,自己培育阅读习惯,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
最后,成绩其实是习惯的结果,我们作为家长不应该只盯着结果,而应该淡化结果,重点关注和培养小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结果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不行,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比我们小时候要复杂的多。各类信息发达,孩子大多早熟聪明以及孩子在一个家庭的重要性,现在家长大权威也没以前那么大,你打孩子往往会取得相反的结果。
我以前说过我还没有孩子,所以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我就从我当小孩的经历来说说吧。首先我们大人要知道孩子学习是为他自己,并且大人的言行举止都要告诉孩子,他是在为自己学习,不是为家长为学校,。他将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要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其次如果孩子努力了学习还是一般,那么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了,365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可以从孩子擅长或者感兴趣的方面着手培养(当然两者合二为一更好),现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并不像以前只有科举一条路,也不是只有铁饭碗才有保障,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努力,也会成就许多新兴行业。
最后打孩子也许能行一时之效,但是长久对孩子不好,我想你也希望你的孩子是一个阳光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的孩子,而不是成为一个胆小畏缩,心理阴暗的孩子吧!多给孩子谈谈,不一定非要成为朋友,多给孩子尊重不是顺从。
上一篇:很羡慕那种皮肤很好,还很有光泽,毛孔还很细小的人,怎么调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