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晚年会后悔对子女的打击教育吗?
父母,孩子,自己的父母晚年会后悔对子女的打击教育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父母晚年会后悔对子女的打击教育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用鼓励、夸奖的语言,这样能使孩子增加信心。不能用打击的话来刺激孩子,孩子成绩不好时,他们自己的心里不高兴,如果老师或家长再用过激的语言批评孩子。那么孩子的心里会更难受,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越来越差。
人都会犯错,何况是孩子。如果孩子一有错,家长就不分轻重的惩罚孩子,那么就是家长犯错了,有谁来惩罚家长呢?
我一直后悔对儿子做的一件事。那时我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我带着他在县城上学。星期一的早上我们在等公交车,我顺便翻一下儿子的书包,发现上周我给他买的铅笔盒坏了。漂亮的盒盖上有几个孩子在草地上放风挣,欢乐的气氛让人一见就心生爱意,这是我和儿子精心挑选的。我对儿子说:“你要好好的保护它,不要在上面乱刻乱画,更不能用小刀刻。”当时他点头答应了。可是,才过了一个星期,铅笔盒就变了样,铁盒盖用东西戳的高一块洼一点,相连着的盒盖也快掉下来了。我拿出来一看,就来气了。我大声吼叫:“我刚给你买的盒子,你不爱惜,既然不爱惜,扔了算了,”说着我把铅笔盒就扔到了大路上,本来,想扔了,发发火再捡回来,毕竟盒子还能用。但是,我和儿子还没反应过来,一辆汽车过来正好轧在铅笔盒上,铅笔盒被压扁了,成了一张饼。我的儿子当时就哇哇大哭,我的心也很难受,并不是心疼铅笔盒,而是我伤了孩子的心,他也许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这一幕。我后悔不已,快二十年了,儿子都已经结婚了。一天我提起这件事,儿子说:“不记得了,只想着,你又给我买了一个更好看的铅笔盒。”幸好孩子只记得美好的东西。
孩子是天真的,做错事是正常的,作为父母要认为教育和引导,不要用过激的行为来打击孩子的幼小心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的父母有,但很少。在身边生活中,我没发现有这样的父母。
我感觉,题主带着对父母后悔的期望,是一种带有自毁倾向的危险举动。
题主不想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是一种将责任推卸给父母的做法。
让父母后悔对子女的打击教育,太难了
与题主的希望恰恰相反,不仅绝大部分父母都不会后悔,反而父母往往会觉得对子女的打击教育是很对的,尤其是他们有一个有点出息的孩子时尤其如此。
但即使面对没有出息的孩子,他们也会觉得原因是孩子不听话。
我们经常看到的场景是:你跟他们探讨打击教育的问题,说打骂孩子、挫折教育等等有问题时,他们是听不进的。他们可以举出很多反例,有名有姓,讲他们小时候怎么调皮,他们父母怎么打骂他们,最后他们上了什么什么好大学,现在在哪个哪个好单位
——他们身边的家庭,带给他们的人生经验,并不是用来证明他们自己是错的,而是用来证明自己正确的。
是不是很无奈?
生存模式造就了父母的执着和坚定
生存模式中,一切为了生存,只要生存下来,一切都是对的。
生存模式中,道路只有一条,不能有任何错误,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如果你不理解父母为什么那么执着,那是因为你还太年轻,你还不知道父辈生存的不易!
在他们心中,生存下来才是第一位的,如果不努力、不上进、不偷奸耍滑、不坑蒙拐骗、不能抓住一切机会,就会死人的。
出于爱,他们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特别是孩子。孩子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未来,他们的生命的延续,不能出现任何失误。
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看到过太多的生死离别。如果你站在父母的立场上,面对自己的孩子,你会如何选择呢?
他们善于发现危险,画画会影响成绩,打游戏影响升学,早恋会使成绩下滑,排名下降会考不上好学校。。。。。
父母灰敏锐地意识到孩子行为带着的危险,甚至影响生存时,他要干预,要遏制,要打压——作为孩子的你,能理解他们的苦心吗?
生存模式一直在延续,甚至在你我身上
在你的身边,有几家不是这种状态?有几个家庭中的孩子快乐成长,没接受过打击教育的?
有,一定有,但太少了,少到父母很难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教育方式。
即使父母发现了,他们会认为已经晚了:你已经几年级了,一放手你的成绩就下降了,这时他们的生存恐惧就启动了,打击教育就不可避免了。
我们有太多祖先苦难的记忆,太痛了,为了延续家族的生存,生存模式一直延续着,打击教育也就一直延续着。
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生命也很大程度地处于生存模式中?
父母对打击教育后悔的机会,有三个:
父母后悔了打击教育,甚至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模式的,有三个机会:
其一,这个机会需要子女用牺牲自己的方式为父母提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这个代价太大,父母又无法回避,才会促使父母反思,并下决心改变。
在一则新闻中,孩子自杀后,父亲面对媒体采访时披露了所有细节,表达了后悔,并希望通过媒体告诉天下的父母,强压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其二,仍然需要孩子和亲密关系中角色的牺牲,父母受不了心中的痛,开始向专业机构求助。
大量的父母在面对孩子沉迷游戏、不上学等问题时,参加心理成长课程,父母终于认识到孩子问题的根源是在自己身上时,开始下决心改变。
其三,孩子自己改变了,脱离了生存模式,父母也就改变了。
这对于孩子来说,要求是很高的。他能觉察到父母的焦虑,理解父母的恐惧和担忧,愿意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让父母看到孩子其它的生存机会。
题主需要觉察:
是不是带着强烈的,让父母后悔的期望?
带着这种期望的人,本能地会用自毁的方式来唤醒父母——但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是不是可以选择代价更小的其它方式?
不使用本能方式,而理智地选择,是一种智慧,也是敢于将承担责任的行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痛苦的责任,需要自己承担,而不是推给父母。
我们要知道,我们需要的并不是让父母后悔,而是让我们自己和父母都幸福快乐!
我们自己脱离了苦难模式,父母也就脱离了,自己的子孙也就脱离了。我们开启了世代传递的幸福模式。
上一篇:成都房价这几年从一万涨到两万,但是工资一分没涨,买不起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