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医中药是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起作用,还是阴阳五气的作用?
阴阳,中药,都是中医中药是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起作用,还是阴阳五气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个主要作用:
A丶热汤发热作用;
B丶精神暗示作用;
C丶信念促进自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的问题很深入,使人不由想起一道菜肴:菠菜豆腐汤,菠菜含有草酸,会和豆腐中的钙发生作用而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引起结石;所以认为二者会有生克作用,不宜同食;后又认为,如果把菠菜先在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草酸溶于水),再与豆腐煮,菠菜中另外所含的钾、镁元素,却有利于对钙的吸收,减少钙的排泄,反利于人体补钙健骨。说此例是想说,任何食材或药材都具有天然的各种成分,都是合成物而不是单一体,成分起作用是不奇怪的正常反应。
中药材取之于自然界,而不是来源于实验室的化学反应,但一样有其天然的组织成分,如化学分析冬虫夏草的成分,就会知道它含有草酸7%、蛋白质25·3%、脂肪8·4%、粗纤维18·53%、碳水化合物28·9%,其它药样一样具有不同组织成分;当它作为药汤送下肚时,也自然会以它的物质成分协同产生它的治疗作用,但这与纯化学合成药物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为了充分达到治疗作用收到切实效果,在中药熬治上也有一番讲究;如毒性中药会先煎以去除或减弱它的毒性,而保留它的有效可用成分;有的则后下,以避免它的药性挥发掉而失去作用;但有一点很明确,是靠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共同作用于病灶,以扶正机体平衡。
几千年年,中医己掌握了药材的特性,明确了药材性味归经,有的药苦,有的药甜,有的药酸,有的药咸,有的药辛,不同味的药,归经不同,靶向定位明确,所以中药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如川芎含有的有效成分是川芎嗪,它主要归肝、胆经;医生诊病,就是根据药性及归经组方,达到使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从而治愈病体。因此,中医诊病是辨证的,并非如中医黒所斥的:中医一人一方没标准而是随意所为的。中医的治疗标准就是如何“平衡”,即使病人阴阳失衡得以扶正固本。药与用药,是疗法的有机合一,不是分割开的;中医生不仅要会因症辨析,更要熟悉药材性味归经,明白药物组合的禁忌,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以及治疗的效果,所以中医用药在于“对症”,西医用药必须“双盲”,不可同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比如板蓝根,中药教材上写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除了利咽,西医勉强可以理解。清热解毒凉血是什么鬼?什么化学成分是可以清热的?解毒的?中医指的毒和西医指的毒一样吗?那凉血,西医就更加晕了,去哪里提成凉血的化学成分?就算两种语言可以互通,植物是大自然的作品,成分可以无限细分,成分之间相生相克千丝万缕,到底要提纯多少种有效成分才能无限接近真品?就算可以接近真品,中药起作用靠的是四气五味,归经,而不是有效成分。简单讲就是物种的气质。比如我们和马云,生化成分没两样吧?!为什么我们是我们,马云是马云?我经常光顾的中医院,全国中医院排名第一,里面的医生全部推荐用饮片,除非病人没有条件自己煎煮中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是经验医学。虽说运用了五行五脏等理论。但经不起现代科学的论证。就导致了又些时候是有效的,有时没有作用或不明显。
个人认为起作用的应该还是药物中的化学成分。西药主要是起直接作用。药物作用原理理论都很明确!而中药可能不仅仅有起直接作用的,还有相当部分的药是起间接作用。现在是没有研究间接药物机理的知识系统,所以不能明确证明药效原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食物,药物都只是有化学成分?我看你学化学学到疯了。中药讲的是药性,就像人有男性和女性,你不能拿男性和女性来说不是人而是两种化学成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涉及到还原论和整体论 这些知识因为太过于专业化,很多人恐怕听得不太懂
那么我们就以班级举个例子 来看一看中医整体论和西医还原论之间到底有何差别
西医讲究的是有效成分 中医讲究整体的效果
我们以班级考试为例
如果一个班60人为一个整体 来考一份试卷 它的成分 就是每个人的成绩 那么以西医的有效成分而言 如果这个班有人考70分 那么肯定能够及格 如果有人考60分肯定也能及格 因为60分以上的成绩被称为有效成分 可是30分呢 40分呢 50分呢 60人最高成绩只有59的时候 西医认为这个班级是做不出来合格试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