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今年5年级看书看的很多,最少有四五百本,为什么语文不好?
语文,孩子,的书孩子今年5年级看书看的很多,最少有四五百本,为什么语文不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是要思考,如果为了读书而读书,没有经过思考,也没有把所读的内容跟现实生活和社会结合起来去思考,把所读内容变为自己的东西,是无法让语文成绩变好的。
就是我们读的书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他们是从实践中上升到理论的,那我们在读这些理论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理论在运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变成我们掌握的东西。
但是家长们似乎只愿意让孩子做前半部分就是去读很多书,去学习前人的经验。但却不允许孩子参加丝毫社会实践。那那些理论就又不能回到实践中,真正的为这个孩子所用。
打个比方来说,头条里有非常多的教如何做饭做菜做点心的视频和文章。你打算学习,于是你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视频文章。可是你从来不去做饭,做点心做菜。然后你说你会做呀,因为你读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文章,看了那么多那么多的视频。现在真正的让你动手去做的时候,你仍然做不好。因为你只是读了那些文章,看了那些视频,但你并没有亲自去操作,它里面一些细节的部分,你并没有认真的琢磨,并不断的调整和改善所以那些经验并不是你自己真的禁言。
你只有看到这些文章视频的时候,你照着他们所说的去做,反复的做,最后才有可能做到跟这些视频和文章里的一样好,这个能力才真正属于你。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他看了那么多的书,但是他的现实经验为零,那他有可能跟你一样纸上谈兵,他写的作文就不生动,他在描述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是在鹦鹉学舌,并没有变成他自己真正的东西。
那怎么办呢?
你要让孩子接触真实的社会,而不是只会学习和读书。只有学习和读书的生活是人造的假的社会,真实的社会很复杂,需要孩子亲自去体验。比如让孩子去理解人际交往中的沮丧和挫败感,他只有在人际交往中真正体验到了那个沮丧和挫败感,再去看书的时候,他才会深有体会,和书中所描述的这部分内容产生共鸣。
有一句哲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最好的学习是在生活中,学习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以及你们的每一个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这个问题我帮别人回答吧,之前聊过一个老哥,他儿子南京外国语初中前几名,应该很牛逼的了。但是过去语文成绩也不行,为啥因为语文低年级很多还是定向思维考题,什么阅读理解,中心思想,一定程度上在限制孩子,他就让他儿子不要按老师答案写,自己发挥,然后他还去找老师理论为什么不对,意思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那种。但是人家阅读读的很深,能把书吃透,他爹就是比较学术那种。所以你家孩子到底是书只读的多没有吃透,还是真的读的多思维很发散了导致低年级语文成绩不好,希望你有个理性的认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的多没用啊,我儿子三年级一个星期能看六七本。没质量啊,看的都是什么历史是只喵,米小圈,之类的。寒暑假会看三十六计,简装四大名著。写作文最多写两页,有的还像流水帐。不会输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光看到了量,没有看到质。
读书不光是文字,还有思想,孩子必然有所理解,要跟孩子他从书里看到了什么。这就是中心思想,对段落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
对文学也是有感受力的,每个孩子不一样。看不同的书,得到的养分都不同,但是千万别看网络小说,连载小说,文字是需要打磨的,一个完整结构的书,是经过很多步骤才出的,才有价值。有很多书,流行却垃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数量多与见效快并不同步,吸收的知识不一定能直观体现在考试分数上,来日方长。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也有体会。我家小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看课外书,到上小学之后,基本已经可以看不带拼音的课外书了。我曾经一次性在批发市场购买了1000多元的课外书。因为太喜欢看书而没有及时做作业,气得我把课外书抢过来撕成了两半。我相信看书是有效果的,开卷有益。
除了看课外书,我还要求她写日记。她小学的学校出的一本《笔尖心香》的内部刊物,里面收录了好几篇文章。我觉得作文能被收录,跟她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关系。课外阅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家里好管,只要拿上书,基本不用我们操心,电视也不开。省了很多事。
上一篇:如果你有三五十万是选择把它当作彩礼娶媳妇,还是给自己买辆好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