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在中医里是什么?中医认为这些存在吗?
中医,西医,精微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在中医里是什么?中医认为这些存在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这些东西肯定是属于西方生化医学和营养学的研究成果,或者叫专有名词。中医如何看待这些东西?或者中医认为这些东西能相对应中医里面的什么东西?也许我抛出这个问题,很无厘头。因为中医讲整体,西医用药治病的本质是分子化学反应,针对单一症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铅球运动员问跳高运动员,你知道我用的铅球有几斤几两吗?
跳高运动员说,不知道。
题主,你说,跳高的是不是运动员?
你的问题有如上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如此问题很可笑,不知是哪个脑洞开了窍,一下看透了这几个泊来的专业术语,因为中医里没这西洋术语,问出来就能显出中医的窘,让中医惊惶而失措,不知所以然。
从古至今,人类从不考虑体内多了什么少了什么,社会发展了,科学发达了,西方人的观察越来越细了,氨基酸、微生素、微量元素这些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物,也成了可以傲视中医的资本,真不外是微观医学,越观越细。
不知这些常人无法宏观看见的细物,如何准确地纳入体内?我们以后是否要说:今天吃进了x克微生素、明天又说补进了y克氨基酸、后天再说吸进了m克微量元素?不知题主知不知道自己体有多少这些细物?人体的今后或许会成为一个量器,不时测量体内这些个微物是否准确地处在适量刻度上,以此断定患病与否?冤枉的是几千年来的人类都没活明白,自己没有做到标准化生存,难怪西医人活淸楚了,成为“现代”的医学,中医仍然玄乎。
其实人类生存比较随性,从不会刻意束缚自己;题主提出的这些个泊来知识,谁也不会去刻板执行,让这些个东西把自己训练得循规蹈矩;这些个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物,中医不考虑它也照样能治病,因为中医明白,人体内有显微镜看不见的“精-气-神”,它就是人明显的生存健康标志,人有了“精-气-神”,也就有了健康,中医宏观思维诊病就在于此。
西医借助科学有了新的发现,对人体健康进行标准化,不可厚非,但以此作为对中医的否定与嘲弄,只会是小肚鸡肠的气量,与中医气魄不可同语;还是端正态度,放宽心量,不拿中医老说事好!因为中医历经多次说事否定,都没倒下,说明它自有内在功力,纠缠于中医有无西医之有,毫无意义;中医西医,该如何走自己的路,各自有各自的走法,还是别把西医的所谓科学发现強加在中医头上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谷精微。古代没有能力分析具体是什么元素,但是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统称为水谷精微,即从饮食中,获取这些精妙的营养物质。《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胃主受纳消化水谷,吸收水谷之精微,故称脾胃为“仓廪之本”。
《素问·五藏别论》六腑消化水谷精微,传导糟粕排出体外,为传化之腑。
因此中医当然认可,现代医学证实了中医“水谷精微”的理论假设,大大丰富了定义内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编,我来告诉你:“你的祖国~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而能知道的人只是很少罢了,但并不是说没有人知道”,中医基础里面早就提过诸如你所说的话题,一个概念而已,那就是“气、津液以及相互的关系而已”,给你说这个你也不懂,默默的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吧!就犹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样,刚开始还不允许中医介入治疗,也不寄希望中医能有什么疗效是一样的,西医治疗组与中医治疗组的死亡率是最好的大数据,也最能说明问题,但是治疗过程中,我们是不能否认西医对于重症以及超重症患者的抢救优势,这些优势能救治那些生命垂危的严重病人的生命,这属于优势互补,而中医的全程介入治疗,大大降低了病情加重的风险,且治愈率大大提高,以至于后来像“连花清瘟胶囊”都卖到断货了。所以,在国家大发展的今天,请收起你那傲慢与偏见的无知心态,中医不是你理解的伪科学,因为你的不理解,对中医的无知就来大言不惭地否定中医是极其愚蠢的,国家大发展,中国的复兴,需要“中医、西医优势互补,共同携手为国家大发展,向中国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奉献力量”,再次说一句:“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把中药分成若干类,比如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清热解毒药祛风湿药,祛寒药,补气药,补阴药,补阳药,补血药等等。
氨基酸是营养成分,维生素是参与代谢必不可少成分,这些物质应该归入中药的补养类即上述的补气补阴补阳补血一类。补气的人参党参黄芪,补阴的沙参麦冬门冬,补血的当归川芎阿胶等。
上一篇:为什么现在官方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师的积极性反而越来越不高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