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能否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生活作风监督?
老师,教师,学生能否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生活作风监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学生得知老师的一些生活作风,隐秘地对家长说某某老师怎样怎样然后学校怎样,颇有些不以为然,学生的态度让家长心惊,老师的生活行为已经潜意识地印在学生的心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对这个问题激于义愤,所以还是要说几句。
生活作风在时下,已经“礼崩乐坏“,我的认知是,所有人群的生活作风都有失检点,甚至以耻为荣。
生活作风有问题的首推娱乐圈。
其次是揭露出来的贪官污吏,谁个有清白的生活作风?
第三是不少行业内部的“潜规则“,有的已经是江湖“明规则“。
教师有几千万,其生活作风在如此世风下,岂能一尘不染?同样可以举出不少个例。但尽管如此,教师的生活作风,应该是所有人群或行业中最好的!
一是大多数教师,能以“为人师表“自律。
二是大多数教师,缺乏“作风败坏“的条件、机会、时间和必要性。一位普通教师,他的大多数时间处于学校中,站在学生前,社交机会极少,而取理备课、作业、进修、与学生谈话以及家校联系等工作几乎挤占了所有业余时间,即使与教师息息相关的职称评聘,也从未曝出过生活作风问题,加之长期以来教师收入待遇偏低,别说自己要坏作风处处掣肘,即使社会不良作风者也不会接近教师,因为对教师寒酸之身本无所求!
三是教师吃的是“开口饭“,势必举止斯文,谁会以粗口鲁莽形之于人,不是自掉身价么?一位再不济的教师,也总是个文化人,何况时下教师受过高等教育者已占多数!
要对教师实行生活作风有效监督者,除了有一丝因关爱学生而装装门面之外,窃以为其他只是增加了一项动辄拿教师说事,散布不友善与非正能量信息而已,而况这一丝也根本遮不住装不像没有狐狸尾巴?
多事之秋,对教师多留些口德,则教育幸甚,繁忙的师生们幸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这种想法的人,心理一定有阴影,好像天下都是坏人,天下人都会害他家子孙后代似的。
古时,有一人,常担心自家羊被邻居盗走,他用了一个好“法子”,天天跟踪邻居,他想只要守住邻居,就守好了羊,一天天过去,邻居是守住了,羊却饿死在圈里了!
防人之心不可无,有防老师心态的人,说不上对老师有半毫信任,对老师无信任,只会敌视老师,不会有半毫尊重,尊师才能重教!不尊重老师的父母也不会带出尊重老师的孩子,“尊其师才会受其道”,不尊师的学生怎会认真学习,因而这种不信任,其结果是怀疑老师,毁了孩子!
这种心态的提出者,如果付诸行动,只会造成种种的不合谐,负面影响深重,试想想,把老师当成“犯人”监视着,老师也是人,是知识分子,咋受得了这种“侮辱”?怎会安心从教?话说回来,我认为想监视教师的人很坏,是在唱教育的反调,是想毁掉中国教育!
多给老师一点信任,多给老师一点尊重,教育的明天才会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这个比较难。
虽然教师为人师表,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是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确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检点自己的言辞表达。这不仅是师德要求,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
非常遗憾的是,教师是人,他们和学生教学、生活都在一起,时间很长,难以把一种经过包装的外壳长时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不可避免地把个性、生活表现出来。而学生对老师的缺点一般都很敏感,经常能够发现教师失范之处,甚至是缺德之处。
当然,学生能够理解并谅解老师的这些缺点,是非常好的,毕竟师生长期相处,老师在学生眼中,并不是在高高的神坛上。只要不会跟着老师“学坏”,就是好的。
请理解老师,他们不是演员,无法保持屏幕上的高大全形象,也无法做到表演和生活分离。教师是个庞大的群体,没有足够多的人来监督他们的日常。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没有自己的职业规范,尽管做不到最好,也应该努力做到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抹黑攻击的靶点还不够,现在又树一个“生活作风"问题。看来你对教师盯得紧,真是全方位关注啊!把教师与城市清洁工比,说教师清闲工资高。成天拿教师说事,有用吗?现在又拿“生活作风"说事,是不是要挑起新的事端,也不知老师哪里得罪了你这位大神,跟老师有深仇大恨,要死死揪住老师不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师是普通人,但不是普通的职业,严一点以应该。
上一篇:一个医学生应该怎样才算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