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六畜若为人所驯化,为何几千年来没有再增加一种呢?
动物,人类,骆驼六畜若为人所驯化,为何几千年来没有再增加一种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历史课本上六畜为人所驯化,传承已有数千年之久,为何至今没有再增加一种呢?家畜若为驯化,几千年时间够吗?为何世界各文明之间虽相隔万里之遥,而家畜驯化的物种完全相同?
细思极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你的六畜是否是指猪马牛羊狗鸡。也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驯化六畜的意义是什么。猪羊是吃的,鸡是下蛋的,牛是干活的,马是跑腿的,狗是猎人的助手。在驯化过程中,人类发现在实现这几大功能方面,这六种动物是帮助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实用的。你怎么知道没有驯化别的动物呢?骆驼,大象,鸭,鹅,鸽子,随便就能举出好多啊。现代就更多了,因为人们的目的已经不是解决基本生存了。首先人类驯服了钢铁,有拖拉机和汽车,代替了牛马,猫狗成了宠物而不是帮手,所有才出现了怪模怪样的品种。总之是需求决定发展方向。就你还细思极恐,多读读书就不恐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六畜,虽是几千年前人们所驯化。但截止今天,六畜仍然是马牛羊鸡犬猪。要说没有增加,那是错误的。理由有二。
一是有增加,比如鸭,鹅,鹌鹑,鸽子等,但都比鸡代表了。说其他的有些啰嗦。鸡代表禽类,就比如你,我,他,她,用一个“人”就代表了。骡子,驴,骆驼用马代表了。
二,几千年来,人们驯化的动物还有很多,比如猴子,海狮,海豚,八哥(鹦鹉),老虎,大象,数量实在太少,也只能供表演用,其他的实用性实在有限,所以不能“入流”。它们的普遍性实在和六畜不能在数量等级上相提并论。
这就是六畜的内涵没有发展的主要原因。不知道你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静等回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细思极恐,你为啥要细思?当时驯服六畜能够满足需求,六畜这词固定沿用至今,词虽没改但驯服的动物越来越多,粗思一下就知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他不好吃⊙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是七畜。第一个训化的叫恐龙,力大无比。分为两种:一种食草的负责干农活,一天能犁二十亩地;一种吃肉的专司打猎,给人们提供足额肉食。这种牲畜自己找食吃不用饲养。后来慧星撞地球这种动物太大进不了防空洞才导致灭绝。如果不是那颗慧星,人类历史恐怕要改写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说下结论。没有再增加的原因是没有能用于驯化的哺乳动物了。
回答问题之前有几个事情要弄明白。
1、人类为什么要驯化动物。
2、哪些动物有驯化潜质。
第一:人类驯化动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摄入蛋白质和用于劳动生产。为了摄入蛋白质那么注定这种动物不能太小、生长周期不能太长、喂养动物的食物来源要广,不能是绝对食肉动物。这样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就被排除在外。
第二:驯化潜质,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个特点,首先六畜都是社会性群居动物。而且性成熟时间都很短。其次不具备很强的攻击性。出现这些现象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必然现象。
解析下为什么,动物太小、生长周期过长性价降低,不利于原始人类。如果是肉食性动物那人类还不如直接吃肉,没必要驯化。如果动物太凶猛攻击性太强对人类安全存在隐患。如果是独居性动物,会因为争抢地盘而相互厮杀,不利于大范围群体饲养。这些是最根本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全世界饲养的动物都一样更好理解。原因一个地方已经驯化动物(也存在几个地区分别驯化了同一种动物的现象),自己就没有必要再花大力气去驯化。六畜的原始祖先分布于世界各地,考古资料表明猪是中国地区独立驯化,牛是中亚地区、马上欧亚大陆草原西部。绵羊是欧洲盘羊驯化。所以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除了驯化本身还和世界范围内长期文化交流的有关。由于篇幅就简单说这些。如果感兴趣推荐你一本书叫做《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作者是贾雷德·戴蒙德。里面有详细的介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