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戏曲为何喜欢的人少了?
戏曲,的人,少了戏曲为何喜欢的人少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戏曲为何喜欢的人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全国而言,的确喜欢戏剧的人少了,但就河南及周边省份来说,听戏的人多了,特别是大、中、小学生,听戏唱戏的比前些年多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文化生活多样化,时代变了,各个层次的人欣赏程度不一样,节凑不一样,要求也就不样。过去文化生活单调,只有戏曲,电影,特别是在农村,只有看戏曲的文化生活。现在电视普极,手机,网吧都很丰富。所以看戏曲的人就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让戏曲回到全民喜欢的时代是不太可能了,这是可以断定的。
戏曲为何喜欢的人少了?一个原因是戏曲承担的功能已经改变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戏曲一直承担着“高台教化”的功能。戏曲从诞生之日起,除了娱乐功能以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劝人善行,莫做坏事。比如南戏中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等,或提倡夫妻忠贞,或提倡守信,或提倡兄弟情深,或赞美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些审案的戏则直奔主题,期望天下太平,没有冤情,百姓安居乐业。
戏曲发展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涌现了一大批时装戏,说明戏曲已经自觉地与时代接轨,揭露丑恶,呼唤真善美,为时代发声。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大量现代戏上演,许多戏为了宣传国家政策而产生。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渐渐普及以后,戏曲的“高台教化”功能被分流,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另一个原因是戏曲的娱乐性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所有娱乐需求,所以喜欢戏曲的人少了。人的娱乐需求其实很多,科技帮助人的娱乐需求得到释放,所以,不可能只喜欢戏曲。
不过,有一个自然现象。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不喜欢戏曲,老了会逐渐接受,和人的心态有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生活节奏的跳跃式发展,戏曲软绵绵的不适应,80年代初还是他的繁荣期,80年代末就走上告别的道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说,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现在主要流传于大西北。我原来是一位秦腔迷,近几年逐渐对秦腔的兴趣淡了,因为一是唱秦腔的人员更新太慢,经常看到老面孔。二是新编排的剧目太少,经常看到是“老三样”。
其他戏曲剧种包括京剧,也是这样的境况,所以,喜欢戏曲得人越来越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戏曲本身出发,过于程式化,唱腔节奏偏慢,在现在什么都讲究“微”的年代,戏曲那一段唱都要到10分钟的状态很难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看一出戏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戏曲就多次尝试从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重重包围中冲出来,用过电声,创排过现代戏,但是效果都不好。戏曲从业人员还在持续地尝试,但是始终斗不过电影、电视、互联网这些更贴近生活的娱乐形式。
如果让戏曲包装得跟生活想通起来,仿佛又不是戏曲了,新的粉丝没吸来,原先的戏迷也不喜欢了,这个矛盾很难兼顾。
从观众消费的角度来说,戏曲演出多讲究进剧场表演,成本高不说,本来不喜欢的人不会去看现场表演,而这种剧场表演模式影响的也仅是到场的几千人,要想扩大影响,就要借助新媒体传播,但是传播以后又影响了进剧场看演出的观众数量的减少。
总之,目前限制戏曲进一步传播的因素很多,也就使得喜欢戏曲的人越来越少。
但是,不是说戏曲没有希望,这门古老的艺术是我们祖宗留下来的瑰宝,专业院团、戏曲从业人员、戏剧专家、戏迷们都在为传播和弘扬戏曲艺术做着不懈的努力。相信有一天,戏曲能够重塑辉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智力题:用五个8和一个6,列出算式题,得数是100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