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农村的鹧鸪鸟,为什么几乎没有了?
鹧鸪,现在,农村现在农村的鹧鸪鸟,为什么几乎没有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农村的鹧鸪鸟,为什么几乎没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鹧鸪鸟在农村也属于体形大的鸟了,在旷野的山林田地中较为多见,鹧鸪鸟的外形酷似山鸡,只不过是没有长长的山鸡尾巴,短尾健腿。通身毛色是黑白斑点相伴。鹧鸪的嘴啄较短,十分有力,公鸟的黑羽白点较美,母鸟的上嘴啄肉色,下嘴啄微黄,下额部有白羽。
鹧鸪是善于走动觅食,谷物和草种是它们的食物,夏天的嫩草嫩叶都是采食的目标,鹧鸪在丘陵地带比较多见,山林草丛和庄稼地是它们活动的地方,不喜在人多的地方走动。
在我们这里以前特别的多,特别是进入春天以后,3月份左右就能听到鹧鸪的叫声了,听到鹧鸪的叫声也是春暖花开之时,正是单衣行走春风熏人的阳春三月。听到鹧鸪的叫声,就往往会唤起人们对读过的唐代诗人对鹧鸪的赞美。
鹧鸪
唐人,郑谷
暖戏烟花锦翼齐,
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后春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上阔,
苦竹丛深日向西。
鹧鸪的繁殖期3月至6月都可交配,母鹧鸪发情时发出的叫声,会召引雄鸟的回音,特别是春天的早晨,公母鸟的叫声会遥相呼应,母鸟叫声刚停,就会有几个地方会发出公鸟的应声,双方的声音会逐渐的靠近,直至交配。但是也有为了交配而打斗的!他们交配后产蛋五到六枚,然后就进入浮孵化期了,直至小鸟出壳。
现在的鹧鸪也有人词养,黑白杂点的是中华鹧鸪鸟,短嘴觅食性强,在草丛中行走较快,正常也有几只成群的,但也有外国的鹧鸪品种,特性都是怕惊动,一但受惊也会冲天而起。在无人的林地里行走较多,且行且食,身体长的也大,也有人称为鹧鸪鸡。
鹧鸪鸟的体形肉多,公鸟的体重有6一7两重(3OO一35O克),母鸟的体重5一6两重(25O一3OO克),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是个很好的经济项目。而且它的肉品也是个很好的补品,还有药食同疗的作用,对于体虚泛力,咳嗽痰多,失眠多梦,小儿疳积、百日咳等都有辅助功效。
现在国家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比较严格,对个人饲养上的政策也不容乐观,野生的也看不到多少了,真不知道这个物种以后会不会灭绝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鹧鸪鸟的确在农村很少见到了,从小的时候经常能听到鹧鸪鸟“咕咕”的叫声,有人称为这种叫声为“乡音”,因为很多农村长大的游子们总能从鹧鸪鸟的叫声里,能体会到一缕乡愁和一丝荒凉。
现在的农村为何基本都听不到鹧鸪鸟“咕咕咕”的叫声了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村的林地和草地变少了,鹧鸪鸟主要喜欢栖息在灌木林地和草地上。近年来,由于农村建房,修路等原因,树木和草地面积大量减少,导致鹧鸪鸟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2.环境噪音的改变,鹧鸪鸟特别胆小,怕受惊吓,遇到各种汽车喇叭和舞曲声音,就非常不安,所以飞走也在所难免。毕竟现在农村的汽车和工厂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噪杂。
3.化学农药的污染,鹧鸪鸟主要以种子、花草、菜为食,近年来随着各种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以及农作物的农药喷洒,导致鹧鸪鸟失去安全的食物来源,无法生存。
4.人类的捕捉,有一部分人爱吃野味,运用各种网、弹弓等,捕捉鹧鸪鸟,导致了鹧鸪鸟急剧减少。
野生的鹧鸪鸟虽然在逐渐减少了,但现在涌现出了很多养殖户,开始饲孵化养鹧鸪鸟,鹧鸪鸟是一种饲养价值很高的珍禽,会饲养的话,也是致富的一种途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这个原因有3个。
1.没有适合的生存环境。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有可能你的当地环境和生活不适合鹧鸪鸟生存繁衍,所以那边非常少,导致你认为农村很少有鹧鸪。
2.被天敌捕杀。野生动物具有非常大的营养价值,导致一些贪婪的吃货捕杀动物,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感,从而导致动物越来越稀少。高等食肉动物禽鸟类,比如老鹰,作为鹧鸪鸟的天敌也会捕杀,出于动物的本能也会躲避,不然甚至可能灭绝。这样你自然而然就看不到了。
3.善于躲避隐藏,野生的鹧鸪鸟生性自由,不喜欢被人拘束。粗心大意的人,往往看不到,因为它们的警惕性非常高,善于躲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原因是食物链断了,老的吃啥也行,但刚出生的要吃虫子。现在也不沤肥啦植物肥里生的虫子没有了,对于飞鸟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说句老实话,我还不知道你说的这个鹧鸪鸟是什么鸟。难道是我们家乡这边的叫做包谷鸟?其实现在不管什么了,都比较少了。就连那种小麻雀。我在我们家乡就感觉很少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