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江有三峡大坝,为什么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还是会出现洪水?
鄱阳湖,洞庭湖,长江长江有三峡大坝,为什么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还是会出现洪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过去,长江中下游虽然也是平原地区,但有许多湖泊,这些湖泊在汛期时能够起到储存洪水的作用,让当地的洪水不至于泛滥成灾。但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人们围湖造田,不断侵占原本属于湖泊、河流的土地,使得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河流宽度不断变小。
(太白湖)
当湖泊消失或者缩小之后,能够吞吐的水量就变少了很多,也就无法起到拦截洪水的作用。这使得发生洪灾的概率越来越高,当较多的洪水超出了河流的水位线时,洪水就会向河流四周蔓延,使周围成为泽国,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损失。
还有,在过去人们乱砍乱伐,使得长江上游地区的森林植被大幅减少,以至于水土流失严重,而流失的水土又会抬高当地河流的河床,使洪灾越来越容易发生。
虽然修建水库能够拦截一部分洪水,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本就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注定了无法修建大型水库,所以拦截洪水的能力也会减弱,一旦发生超大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依然有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
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些,并开始退耕还湖,注重上游植被的保护,但是这些工作需要多年才能初见成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峡大坝在鄱阳湖和洞庭湖的上游。所以,三峡工程对其下游地区的区域性连续降水导致的洪涝灾害无能为力。
很多人将下游洪涝灾害的根源算在三峡大坝头上,这是不负责任的。
发达国家很早就完成了水利开发。水电利用率超过80%。同时,他们拆除的大坝是年久失修的小坝、溃坝、废坝。
相反,中国的水电利用率仅40%,水利开发空间巨大。
水坝可以防洪、发电,服务地方经济。
今年的大洪水与1998年特大洪水威力相当,但受灾人数同比下降46%。
我们感觉洪灾越来越严重,更多的是信息爆炸带来的错觉!
所以,不要人云亦云,停止妖魔化水坝建设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江上游的三峡大坝,主要能解决的是上游来水的分洪调蓄功能,下游压力大的时候减少泄洪量,减轻下游洪峰压力。而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的洪水,很大一部分是流域性降水超出湖泊的容纳能力而又无法及时排泄造成的。
我从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泄洪渠道三个方面来说明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出现洪水的原因
从地形地貌上看,洞庭湖流域以及鄱阳湖流域都是三面环山的喇叭口形状,这就造成了流域内的水系都是入湖水系,无其他出口。
洞庭湖流域西侧是武陵山脉,西南南侧是雪峰山脉,南侧是南岭,东侧是罗霄山脉,中间还有衡山。这些山脉之间形成的流域性水系澧水、沅江、资水和湘江都流入洞庭湖。
同时,西北侧从长江分流形成的松滋河、藕池河和华容河携带大量的泥沙冲入洞庭湖在湖内沉淀,造成洞庭湖西侧淤泥沉积,洞庭湖的蓄水容量也受到影响
鄱阳湖西部是幕埠山,九岭山及罗霄山脉,南部是九连山,天湖山,东部是武夷山脉。是的鄱阳湖流域也是喇叭口水系。
在这些山脉之间形成的流域性水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都流入鄱阳湖,给鄱阳湖带来丰富的水量。
从气候特征上看,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且梅雨季降雨集中且强度大
洞庭湖年平均降水量1100~1400毫米,且降雨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也就是6、7、8、9四个月降雨集中,形成大量的降水汇集洞庭湖,使得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甚至超出洞庭湖的蓄水能力。
鄱阳湖平均年降水量为1400~1600m,降雨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也就是6、7、8、9四个月降雨集中,形成大量的降水汇集鄱阳湖,导致鄱阳湖水位上涨迅速或者超出蓄水能力。
从泄洪渠道看,洞庭湖和鄱阳湖都是通过北侧与长江相连的入江口泄洪,入江口比较窄,排泄速度受限。
洞庭湖在城陵矶与长江汇合,城陵矶入江口的宽度不及1100米,梅雨季遇到强降雨时,流入洞庭湖的的水量远大于流出的水量,洞庭湖水位上涨压力就很大。
鄱阳湖在湖口与长江汇合,湖口入江口宽度仅仅只有900米,梅雨季遇到强降雨时,流入鄱阳湖的的水量远大于流出的水量,鄱阳湖水位上涨压力就很大。
洞庭湖和鄱阳湖容易发洪水另外一个原因是生态遭到破坏,湖的面积缩减,减少了湖的蓄洪容量,比如洞庭湖在1954年面积是4800平方公里,而到了1983年成了2700平方公里。但是随我近些年湖泊治理不断加上,洞庭湖和鄱阳湖面积在逐步恢复,蓄洪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峡大坝的修建真正意义上是解决了江汉平原特别是宜昌枝江经荆江大堤到武汉之间的洪水灾害,对于江西鄱阳湖下游的水灾影响有限。因为三峡大坝不是截流川水,而是错峰。也就是说洪水只有川水不怕,由于落差大水流快,成灾有限。但是,如果下游此时暴雨已经造成长江及支流水满为患,这时川水下泄,加之下游洞庭湖、鄱阳湖水位顶托,江水水位在某段长时间高居不下,各处堤防在高水位下长期浸泡,如果防范不到位的话,必然会有垮堤危险,造成灾区人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