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排球比赛场上攻手的全面性?有哪些全面又突出的球员?
全面性,一传,排球如何看待排球比赛场上攻手的全面性?有哪些全面又突出的球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排球比赛场上攻手的全面性?有哪些全面又突出的球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此问题,英姿的观点是:在现代排球中,如果谈攻手的全面性,无疑只能圈定在主攻球员这个范围内来谈,至于副攻和接应,她们虽然也有进攻的属性,但由于规则的变化和打法的选择,这两个位置都已经基本与全面性不挨边。可以肯定的是,从主攻位置的职能看,主攻必须具备全面性,即能攻善守。从适者生存的角度看,主攻必须具备全面性,因为全面性即意味着饭碗和位置。最后从球员档次看,世界顶级球星都是非常优秀的全面型主攻,眼前的是我们的朱婷,以前的是金软景等。
排球越打越简单,只有主攻在追求全面化
1895年排球项目诞生时,创始人威廉摩根初衷仅是想搞一个有别于篮球和棒球的大众娱乐游戏项目,没有身体接触、没有激烈冲撞,谁料道一个小想法竟然一步步演变成可以与篮球、足球比肩的全球运动,100多年来,参与者的竞技冲动引领着排球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1、从上场人数的变化看排球的发展,可以说是从随心所欲到不断规范,早期场上最多可以有16个人,四排站位,没有战术,只是托来托去,娱乐游戏第一;接下来精简到四排12人,再进一步精简到9人,最终定格为6人,成为既适合大众娱乐健身又适合职业竞技的两相宜活动。
2、从排球运动的规则演变看,有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就是自由人的规则引入,推动了排球场上位置职能的分化,尤其是副攻的变化,副攻轮到后排时由自由人替换,副攻的一传和防守职能消失,副攻在前排时,欧美副攻几乎专职拦网和扯动掩护,进攻成了副业,亚洲副攻是拦网和进攻双兼顾,防守上,副攻一般不下撤接一传,仅是防范网前小球,这样副攻的全面性就已经彻底丧失。
3、从排球运动的技战术演变看,一是欧美接应打法的兴起,又使接应丧失全面性,以前无论是五一配备还是四二配备,接应位置优秀的全面性球员很多,比如俄罗斯的接应索科洛娃和波兰的格林卡。而现今欧美接应都成了专职进攻机器,我们看到的博斯科维奇、艾格努、斯洛特耶斯、刚查洛娃等均为单一的进攻悍将,已经与全面性绝缘。二是由于当前排球发球威力大增,对一传体系冲击很大,副攻打快球的基本条件不具备,副攻的各种快变战术攻比例明显下降,副攻在进攻上的全面性也在下降。
然而排球运动不断地向前发展,规则一变再变,技战术不断升级,都丝毫没有影响到对主攻全面性的要求上,反而主攻的全面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强化,可以说一名有影响力的主攻,必定是一名全面型的主攻。
从女排的一传体系看主攻不可或缺的全面性
当今世界女排主流的一传体系就是“双主+自由人”,二传、副攻、接应均不接一传,这种一传体系从实战合理性上是完全说得通的,就是说主攻的全面性是排球项目天然的要求。
1、从场上位置看主攻接一传的合理性,排球比赛中,前排主攻站4号位,二传一般站2、3号位之间,接应主打2号位,二传给接应的球都是短球,在目前进攻提速是大趋势的情况下,接应在2号位的进攻准备时间非常短,如果接应来主接一传,则势必影响进攻,可能延误战机,丧失进攻机会,严重时甚至等于主动放弃右翼进攻,我们知道,周苏红跑动进攻和地面能力超强,但竞争对手在看清那届中国女排的一传体系命门后,追发周苏红,再加上后期周苏红体能、速度的下降,追发周苏红的结果一是造成中国女排一传体系的压力骤增,二是导致周苏红右翼进攻效率的明显下降。相比较而言,二传送给4号位的球飞行距离较长,主攻在接完一传后,只要能保持身体重心,完全有时间赶上来进攻。因此说“双主+自由人”的一传体系从实战角度看是比较合理的。
2、“双主+自由人”是各国女排一传体系的不二选择,尤其是欧美系女排队伍,主攻都承担了一传任务,意大利女排是塞拉和波塞蒂,美国是拉尔森和罗宾逊,塞尔维亚是布萨和米哈伊洛维奇,俄罗斯是帕鲁贝茨和卧龙科娃。她们的接应艾格努、德鲁斯、博斯科维奇及刚查洛娃都游离于一传体系之外。
3、中国女排的一传体系简述,如果说以接应为主打的欧美女排队伍坚持“双主+自由人”一传体系是必然选择,对主攻的全面性也是必然的要求,那么是以主攻为主打的我们中国女排,在一传体系选择上会有大的变化吗?可以说仍然是基本遵循了“双主+自由人”一传体系,并且非常强调主攻的一传能力,只是根据实际情况有些灵活变动,最显著的就是接应也加入一传体系,无论是龚翔宇还是曾春蕾都有一传任务,这种变化的前提是我们的最强点是4号位,接应没有艾格努和博斯的一锤定音能力,不参与一传得不偿失。但尽管接应参与一传,但体系上也仅是从“双主+自由人”演变成“双主+自由人+接应”,主攻在一传体系内的角色没有变化,朱婷、张常宁、李盈莹、刘晓彤都是中国女排一传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刘晏含一直游离于主力阵容之外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传能力提升缓慢。
综上所述,主攻参与一传有着天然的合理性,中国女排的主攻主接一传的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世界第一主攻朱婷都在不遗余力地接一传,其她人没有理由不埋头提高一传能力,共同把中国女排的一传体系做稳做强,让稳固的一传体系成为中国女排竞争力的基础。
关于主攻全面性的观点碰撞
郎平教练对主攻全面性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对待朱婷以及之后的张常宁和李盈莹,都无一例外地把提升一传能力当做全面性主攻的重要要求,这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举措,有利于中国女排的竞争力提升,也有利于球员个人上升空间的拓展。
1、当今世界女排球队的主攻均在向全面性发展,2018女排世锦赛一传排名中,主攻罗宾逊、希尔、拉尔森、塞拉、张常宁一传均排进前十,而与此同时,塞拉进攻成功率排名世锦赛第二,波塞蒂、希尔、拉尔森成功率排名第10、11、12位,总得分排名上塞拉、希尔、拉尔森也是十分靠前,都是既进攻出色又很好地兼顾一传的全面性主攻典型,塞拉在世锦赛还获得最佳主攻称号。数据显示,2015年世界杯上,科舍列娃和米哈伊洛维奇获得世界杯最佳主攻,同样除了出色的进攻能力,也有不错的一传能力,因此说一流主攻必须具备全面性。
2、不全面的主攻前程并不美妙,中国女排的前主攻王一梅即是很好的例证,王一梅是那一时期中国女排攻击力最强的主攻,她的出现带给业内外极大的希望,然而王一梅最大的劣势是一传能力差,2010世锦赛42局比赛仅接一次一传,站主攻位置又不具备一传能力,全靠队友弥补,对整体影响很大,对体系影响也很大,后期虽然蔡斌、俞觉敏指导竭力想往接应位置改造王一梅,并且试验假接应、真主攻的打法,但都不成功。陈忠和教练总结对王一梅的培养得失时也说过,很多人固化了对王一梅的认知,定格了她的技术方向,认为单靠进攻就可以走遍天下,没有在一传方面下大功夫,使得王一梅成为畸形主攻,非常可惜。王一梅的教训告诉我们,不全面的主攻不符合潮流,淘汰率会很高。
上一篇:10g重量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