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老人体弱无积蓄,要使老人顺心,儿女怎样做才好?
老人,父母,儿女农村老人体弱无积蓄,要使老人顺心,儿女怎样做才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百忙中抽点时间给父母打个电话也可以,不让父母的心空了。
有条件把父母接在一起住,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更好,当然有的父母不愿离开故土,儿女就尊照父母的意愿,顺其自然。争对常年体弱多病的父母,最好能在一起,随时都有个照应,大家都放心些,有什么突发状况年轻人可以急时赶到,如果太远,老年人死在家里也没人知道,特别是单亲的那种,让年轻人在外工作也不安心。老人老了老有所养,年轻人对父母的善养不留遗憾,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2心灵支持
有很多子女的婚事让父母超碎了心,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确迟迟不谈,农村老人对传宗接代很上心,总想后继要有人,有句古话说“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意思是看一个人善不善良,首先要看对父母孝不孝顺,而对父母孝不孝顺,首先要看有不有后代。
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不知是否正确。如果能让父母在有生之年看到你的下一代,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父母不自然就顺心了吗?
3经济支持
为什么经济支持排在第三?
如果前面谈的两条做人的基本准则都做不到,即使你有再多的钱也不会给父母花,再说钱能解决父母的心病吗?显然不行。但给父母养老确实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否则谈的都是空话,假如父母生病了沒钱去治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年轻人要做孝顺的子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趁着年轻,老人还能自理,要尽力去打拼,但在打拼的同时不要忘了给父母一些心灵的安尉,给父母打个电话,谈谈心里话交个心,报个平安,可能有时一句暖心的话比你给很多钱有用,同时也要用实力去证明你的话是真实的,不要说假话空话。
有时忠孝不能两全,顾大家舍小家,那就只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总之,我借父亲的一句话:老人要有老人的样,子女要有子女的样,不要太过份就好。因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各人占到各人的理才能做父慈子爱,人都是相互的。
以上是思宇中医的想法和看法,如果喜欢思宇中医的分享,别忘了点赞加关注!我在评论区等着的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吃有穿就是农村老人期望,辛苦带大子女就是为了享点晚福,希儿女多亲近其乐融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女还是多赚点钱给父母就是最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我们也要生活农村基本都没有什么收入。我们必须要到外面打拼。到外面打拼意味着放弃在家孝敬父母的权利,如果我们不出来打拼,我们用什么给父母更好的条件孝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家庭要和谐,家庭和谐老人就顺心
然后子女要努力勤劳,子女有本事老人就顺心
接着子女要把老人放在心中,除了逢年过节也要经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在家时多打打电话
老人的生日不要就打打电话或者给点钱就打发过去,再忙也要做到每年都回去给老人过生日一家人聚一聚
体弱就要适当的调理,多抽时间经常跟老人一起散散步,如果不在家的话就适当买一点蛋白粉之类的寄回去给老人吃,不要多少钱,对老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很好
你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一个孝顺的人,儿女孝顺老人就顺心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多陪伴可能就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了吧,因为老人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儿女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要他高兴随他去。
上一篇:假如沙漠里的沙能当河沙用,沙漠会不会被盗挖成一个大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