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考完后的高三生撕书行为?
书本,压力,行为如何看待考完后的高三生撕书行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考完后的高三生撕书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年高考前后,都会出现高考生“撕书吼楼”的新闻。与以往不同的是,近两年来,撕书的时间更是由以往的高考后变成了高考前,并有愈演愈烈,朝着仪式化、风俗化的方向演化的趋势。有观点认为,“撕书吼楼”这类行为之所以会获得高考生的集体参与,折射出整个社会浮躁的病态和对待知识的态度。也有声音认为,这种狂欢一定程度上发泄了压力,填补了学生们内心对成人仪式的渴望”。
我倒不觉得撕书是一种病态的行为,作为一个也参加过高考的学生,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1.高三对于学生绝对是苦难的一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压力始终背负在身上。作为一个正常人都会想着去释放它,却苦于没有地方。所以,在当高考结束后,书本这一压力的最初来源难免会被学生所“仇视”。当然,撕书只不过是释放最后压力放松自身的种种方法之一,像我高考结束的那一天晚上,因为学校禁止撕书扔书,所以就没有撕书这一环节了。但我身边的同学都有不同方式结束高三,有睡觉、去网吧打游戏、聚集KTV唱歌的等等。只能说撕书不过是一种方式之一。
2.对于我个人想撕书的原因就很纯粹了,我不想把它们带回去,高三一整年有十几次模拟考,几乎每一个月都要把书本带回去好把班级空出来考试。文科的书本尤其多,加起来估计得有一百来斤,宿舍又远的话,把书带回去真的得累死。高考完后书本也就没用了,收废品的老板也不会在那时候出现,人家精明着呢,等学生走完再去收拾被废弃的书本,就这样白白赚一笔。那么一叠书放在那里,带也带不走,三年的重要资料加上也起码有千元,就这样没用了,不撕几本了消不了这气。
所以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撕书只是一种单纯的释放压力行为,可以理解但也不至于提倡。只要撕书过后有相应的措施消除影响,比如学生撕完书要自觉去清理现场,学校安排保洁人员和废品站的一同解决书本的后续去处等。
高三学子还只是18岁孩子,不是偏激行为就没有必要大肆批评,希望社会能够以包容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实话这个事我也干过,不认为是什么心里疾病,只是一种发泄方式,相信大家都经历过炼狱般的高中生活,多么的高强度。
记得那年高考前最后的一堂课,同学们是多么的狂欢,肆意妄为,年轻气盛,压抑了整整三年的内心,终于就要解放了,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就要分别,大家彼此鼓励,彼此告别,大家舍不得离开教室。
其实那会大家撕的也只是平常用过的本子,书是没人舍得撕的,都打包带回家了。看到现在的学子感慨万千,青春真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要考虑后果问题。
上一篇:听功能检查包括哪些方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