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听说在退休前3年交社保的多少,会影响退休金高低,这是真的吗?
养老金,基数,指数听说在退休前3年交社保的多少,会影响退休金高低,这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深圳户口,快到退休年龄,之前在公司按工资交满了15年社保,后来失业后,按深圳最低工资自己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听说在退休前3年交社保的多少,会影响退休金高低,这是真的吗?说是真的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在退休前3年提高缴费基数,对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的高低是决定基础养老金的关键,同时也可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对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有帮助的。
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退休前上一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的。其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就会越高,这三个因素不但会影响基础养老金,同时也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按照退休前上一年度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的平均值来作为计发基础养老金的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这里职工社会平均是一个固定值,在同一年或是在同一个统筹区内办理退休,都是使用同一个标准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但是平均缴费指数工资是一个变量,缴费基数高的人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就比较高。
例如退休前上一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这个在当年是不会变的。假如平均每年的缴费基数为每月6000元,这属于按照100%来缴费,那么今后在计算养老金时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就是每月6000元,如果在退休前3年提高到120%来缴费,那么缴费基数就应为每月7200元。按照100%缴费13年,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6000元,退休前3年按照120%来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7200元,累计缴费15年,平均每月缴费指数工资实际为6640元,虽然提高缴费的年限只有3年,但是对于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按照平均缴费指数工资6000元来计算基础养老金,那就是上一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8000元,加上职工平均缴费指数工资6000元,二者的平均值为7000元,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就为70元,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为每月1050元;如果退休前3年按照7200元来缴纳。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6640元,加上职工月平均工资8000元,二者的平均值为7320元,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为73.2元,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每月为1098元,比全部按照6000元作为缴费基数的基础养老金每月高出48元。当然这个例子只是一个模拟的计算不一定准确,但是从这个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在退休前3年提高缴费标准,对提高平均缴费基数,提高基础养老金是有帮助的,同时由于缴费基数提高了,个人账户也会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同样会提高。
综上所述,在退休前3年交社保的多少,会影响退休金高低这是有道理的,通过上述模拟计算,如果退休前3年提高缴费基数,养老金肯定会增加,相反如果退休前降低缴费基数,养老金则会减少,再次印证了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实效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听说在退休前三年交社保费用的高低,会影响退休金的高低,这是真的吗?这个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讲呢?首先我们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它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累计缴费年限和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得,那么也就是说你在退休前三年这段时间之内,提高平均缴费指数并不一定能够让自己获得更高养老金的待遇。
因为你之前的平均缴费指数假设很低,而且你之前参保了很多年的基本养老保险,比方说你之前可能已经参加了35年以上的养老保险,那么平均缴费指数只有60%的水平,也就是说是一个很低的水平,仅仅只是在最后这三年时间适当的提高了缴费指数,哪怕你就算提高到300%,但是最终按照平均标准的方式来计算,实际上你的这个缴费指数也提高不了多少钱。
那么也就意味着你最终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同样也是提高不了多少钱,所以说我认为最后就是退休三年,没有必要相应的提高交费支数,因为你提高缴费指数同时自己承担的费用,实际上多了不少钱,如果说你按照60%消费,那么每一年可能七八千块钱就够了,但是按照300%来交费,大概每一年是需要35,000块钱左右,所以说对自己来说你所付出的成本是比较高不少,但是得到的回报其实并不像你想象中的这么好。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退休前3年提高缴费基数,可以提高养老金,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我国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
在退休前3年提高缴费基数,可以提升缴费指数和增加个人账户金额,从而来提升养老金。
下面为您具体分析。
一、我国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养老金的计算是全国统一的。参加城镇职工社保的,不管是在单位参保,还是按照灵活就业方式缴纳都是统一的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0.0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金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最常用的是50岁退休195个月,60岁退休139个月,55岁退休170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就是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时社平工资的高低。
那么退休年龄是一定了,也就是说退休时当地社平工资也一定了,离退休还有3年,那么缴费年限也就确定了。
个人提高缴费基数,可以一方面增加个人账户金额。另一方面提升你的社保缴费的平均缴费指数。
二、退休前3年提高至300%档来缴纳的话
比如之前都是按照60%档次,缴纳了15年,后3年提高至300%档次来缴纳。
上一篇:我们应该怎么样孝顺父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