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爱写诗,也不缺纸,为何常写于墙壁上?
写在,的人,古人古人爱写诗,也不缺纸,为何常写于墙壁上?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诗人题壁,类似于今人上网发帖,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即时性、无偿性四大特点和发现人才、反应诉求、广告促销三大效应。就像当今网上有人发帖也有人跟帖评论一样,古代题壁诗词,也常有“跟帖”唱和的。题壁传播和创作,构成了密切的循环往复的互动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着应该是忽然想到,临时起意,随性而写吧!意思是来不及等笔墨纸砚了,有笔墨就成,我赶紧写墙上吧,不然一会忘了都!
你想,古代人,尤其是爱好写诗的人多数都爱喝酒,很多诗都有酒,什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等等。
大概其中有不少是在饮酒或醉酒以后而作,例如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以及苏轼的那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是喝大以后随性而作,似乎觉得人醉了以后,作出的诗更为豪迈洒脱,放浪不羁,所抒发的感情也更为贴切逼真一些吧?
而那些喜欢在墙上写诗的人,一定是或独自或邀个三五好友去酒馆子里小聚,边高谈阔论,边相互劝酒,有时会对个诗唱个小曲儿什么的,喝多了以后,心情好或者觉着挺抑郁的,总会抒个情吟几句诗吧!想写下来时,只能喊店小二去拿笔墨,出外面喝酒嘛?谁还会随身携带笔墨纸砚那些个劳什子,等店小二取来时,趁着脑子里灵光一现的功夫,随手就写墙上了。
要问为什么不写纸上呢?你想啊!他都喝大了,诗写的纸上,写完放哪儿合适呢?,桌子上?万一酒洒了,再把纸湿了字糊了,那岂不跟没写一样了?揣袖子里?万一喝的道儿都走不了,丢了呢?被店小二收拾桌子时,随手扔了呢?或者吐一身不也一样吗?所以写墙上最合适不过!既丢不了也擦不掉,当然要专门擦还是会擦下去滴,只是不知道古时候内墙是什么样的?[捂脸][捂脸]
不过一般店家也不会立刻擦掉的,一个是这个作诗的人肯定会嘱咐他:别擦啊!留着,赶明儿我酒醒了,还会过来瞧的。另一个是,如果这个诗人是像李白那样的名人,即便不说,那店家也不会擦的,他多见多识广啊?肯定想:名人作的诗啊!,写在我家酒楼墙上,那不是成了活子招牌了吗?凭这些个字,人们知道以后,不是乌央乌央的来看吗?那我生意还能差的了吗?换句话来说,即便是这个写诗的人现在不出名,难保以后不会,所以还是会留着,遇上那字写的不错的,且当个装饰也好看?各位,您说是不是呢?[可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题壁诗
《水浒传》中,至少有三回出现过好汉题壁诗,或为原创,或为“卦歌”,次次出现,次次作用不同,给林冲、宋江、卢俊义等好汉们带来不同的命运转折。
该书《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中,第一次出现好汉题壁诗。书中写到,别了柴进、欲投梁山、踏雪只顾走的林冲,天色渐晚时分,“远远望见枕溪靠湖一个酒店,被雪漫漫地压着”,于是,“奔入那酒店里来”,吃了几碗酒后,闷上心头,因感伤,遂向酒保借来笔砚,“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五言诗”——“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这首题壁诗当为林冲即席创作,起到了发泄愤懑、介绍自己的名片作用,正是因为这首题壁诗,才使得朱贵结识了林冲并施号箭,引领教头上山,最终七弯八拐坐上了梁山水泊的头面交椅。
《水浒传》中第二次出现好汉题壁诗,也是在酒后,也是即席创作,也是起到了介绍自己的名片作用,只是,原创者宋江的命运不是成为座上客,而是成了官府的阶下囚。该书《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中写到,浔阳楼上,宋江等李逵、戴宗不到,便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干畅饮起来,酒后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于是唤来酒保,索借笔砚,去那白粉壁上,泼墨挥毫,“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写罢诗,仍感不过瘾,“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这五个字,恰好为闲逛上楼的通判黄文炳查见,由此引来宋江的一场牢狱重灾。
第三首题壁诗,用梁山军师吴用的话讲,为“卦歌”,只是,这卦歌也好,题壁诗也罢,同样给当时的员外卢俊义带来了牢狱之灾。该书《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张顺夜闹金沙渡》中有载,吴用为赚卢俊义上山,假扮算命先生,故弄玄虚,装神弄鬼一番后,告知卢俊义:“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卢俊义叫人取了笔砚来,吴用便去白粉壁上写了口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这首好汉题壁诗,较之前两首,更讲技巧,为藏头诗,作者吴用并非即席创作而是有备而来,正是因为这首早有准备的题壁诗,“卦歌”最终为作者吴用自己点破,成了李固告发卢俊义的铁证反诗,好端端的一个大名府员外,就这样,被吴用设计折腾的无路可走,不得已上了梁山。
与林冲、宋江相比,卢俊义上梁山多少有些委屈、牵强与非自愿,林冲、宋江是为官府所逼所害,而卢俊义则是为以吴用为直接执行者的好汉们坑蒙拐骗。
上一篇:26岁男子拔智齿,流血10天后死亡,血里有大量细菌,咋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