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的一部分医生看病几句话后就开药结束问诊,大家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医生,患者,病人现在的一部分医生看病几句话后就开药结束问诊,大家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的一部分医生看病几句话后就开药结束问诊,大家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经验的医生从病人几句话就能分辨出病症所在,他们决不放弃丝毫疑问。如果没问几句话就开药,说明你没有大的毛病。开些药对症处理一下就会好的。如果大夫在你三言两语中认定你有病,接下来就是一翻检查,从化验到CT再到心电,至到检查出毛病来为止。所以你应为大夫问你几句话就开药感到荣幸,说明你没有太大的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说呢,看你到什么地方看病了,如果到大医院那肯定是让你化验血,CT核磁等能上就上,最后大部分还是几盒药搞定,但是钱就没少花,小诊所也有一些看的好的,一般你告诉他你那里不舒服,他会对症下药,效果也还不错,总之看你啥问题吧,大问题建议去正规医院就医,小问题的话好点的诊所就可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现象,医患双方都无奈!
大一点、好一点的医院,看病时医生都是几句话就把病人打发了。究其原因,不是医生都成“神医”,而且医疗资源匮乏,病人又多,因此造成双方的无奈。有不少地方实行社区院分流、按医院等级分流的办法,可效果不理想,仍是大一点、好一点的医院人满为患。
再有医生也有就诊次数的要求,快速诊治也令医生很无奈。特别是好一点医生虽有预约人次限定,可又形成患者的无奈。
要解决医患双方的无奈,需要有一个过程。但只要国家加大投入,这种无奈是可以缓解或消除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是满腔的无奈,哪是都成神医了。
从宏观来说,是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加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不佳。
从微观来说,患者个体无法判断自身病情大小,为保险起见干脆直接往大医院(如三甲等)跑,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僧多粥少,只得3、5分钟让你走人。
这样就出现了题主所说的现像,并导致大老远甚至千里迢迢赶来的患者满怀失望。
如果不是急患,尽量在基层医院就诊,治不好或效果不佳再往上级医院求诊。这时就应树立这种观念,既然下决心来了,就要舍得花时间和金钱挂顶级专家号,一般不会令人失望。
侄女2岁多时不明原因的剧烈干咳,当地多家医院都未治好,拖了一个多月。只好上省城最好的医院,待了15天才挂上顶级专家号。
老专家是位奶奶,和蔼可亲,与家属沟通、问询了1个多小时,又对侄女仔细诊断、分析,最后拿出诊疗方案,前后花了2小时左右。
结果是半月后好了,全愈了。
这就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效果,也难怪患者们趋之若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门诊医生给求诊病人看病快,这里有患者的憋屈也有医生的无奈。
对患者来说,有人大老远长途跋涉来看病,心中早就物色好了那位医生,目的就是想一次性确诊病情,尽快治疗,所以患者及其家属对这位医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值。
就诊前的排队要几个小时,候诊前的心理煎熬,等到医生给诊断时,医生惜字如金,患者带来的报告不看,两三分钟就将患者打发了,病人及其家属心中肯定很失望,他们心疼的不是挂号费,失望的是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寄予很高的机会又一次瞬间而过。
医生的难处就是在半天班必须要应诊50个患者,时常最后还有加号。
4个小时看50个求诊者,一个小时就13个人,分摊到每个人不到5分钟,这中间还有患者前者让后者的时间,可能每天还有难缠的几位患者、甚至有连续问个不停的患者家属,作为医生总要有个耐心,不能发火让患者走人吧?这样算下来,医生看一个病人只用两三分钟就好理解了。
医生看病快,并非他就是神医,实际是时间所迫,医生在这极短的时间内,会重点的处理好患者的病情概况。初诊的,根据诉说,安排患者作相应检查,检查后拿报告来复诊的,医生会根据报告单上的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案,要么去其它科室再检查,实际医生看哪位患者时间越长,病情就越复杂。
举例:在三甲医院看“呼吸内科”门诊,有50元的专家号,有20元的普通号,专家号看的慢,预约的50个人有时还得延迟下班,而普通号医生4个小时能看80个人。
实际这里面是患者挂号的学问,一般患者心想作某项检查,就挂普通号,只须拿个检查单,到了看诊断报告(这里包抬治疗流程),就应当挂专家号。
医生和患者同一个想法,都想战胜疾病,在求诊时,希望患者理解医生?
上一篇:z390可以用十代cpu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