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石膏成分是硫酸钙,为什么能入中药?分子机理从何讲?
中医,石膏,硫酸钙石膏成分是硫酸钙,为什么能入中药?分子机理从何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医药讲究偏性归经和临床的效果,并不是关注成分,中草药汲收天地之气,每一个中医药都有自己偏性和归经,每一个中草药生长的环境不一样,也产生的偏性不一样,如附子,现代医学发现含有大毒,但附子是强心的主将,其毒性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当心衰垂危,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之际,阳回则生,破阴回阳,以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的大辛大热之性,以雷霆万钧之力,斩关夺门之势,挽垂绝之生命。李可老中医一生所用附子超过5吨之数,经治病人在万例以上,垂死病人有24小时用附子500克以上者,从无一例中毒。从这可见,中医药的毒性并非那么可怕,有时中医药的毒性成了良药,救命之药,起死回生之药,最重要的是在于辨证论治,恰到好处,要辨证正确的,要如何牵制毒性等,往往破格重用附子,同时加大了炙甘草的量来牵制,人参大补元气。李可老治心衰危重老人的方子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和张锡纯来复汤。伤寒四逆汤原方,炙甘草是生附子的两倍,足证张仲景当时认识到附子的毒性与解毒的措施。在李可老中医的著作的书中所说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破格救心汤方,1小时起死回生,3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安。
在生命垂危,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不能固守其见,有时中医药的毒性就是救命之药,我们的医学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活着,再好好的活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讲性味入经,西医讲分子,两家永远讲不到一块,但是中医键容纳西医,西医则是不附合我的理论,恨不得置中医于死地而后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所有石膏都可以医用,只有石膏矿开采出来的石膏可以医用,装修用的石膏粉是不能医用的,如用,可能有危险,切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读过一个医案,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对经过正规西医学习的协和医院的夫妻,孩子总是每天发惊悸,鉴于夫妻两都是中国最好的医院“协和”的医生,于是当时中国所能够做的所有相关化验、检查悉数查了个遍,(唯一遗憾的是他们不信任中医,没有请中医看过)并且协和的西医儿科专家也全程参与诊治,可是仍没能查出是什么病。而为了照顾孩子,这对夫妻还从某地农村请来了一位农村妇女当保姆(什么地方的我给忘了)。保姆来了后发现孩子总是发惊悸,就问孩子父母怎么不给治治,孩子母亲就直抹眼泪,说什么检查都做了就是查不出来是什么病,所以也没办法治。这时候保姆就跟孩子母亲说在她的老家也有孩子发惊悸的,只要拿金器给孩子煮水喝就可以了,可是孩子父母是“讲科学”的人,对于保姆的提议实在是不能接受,因为这实在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虽然保姆信誓旦旦地说在老家孩子发惊悸都这么治,而且效果不错,可是孩子父母死活不愿意试试,气得保姆脸红脖子粗地发誓即便孩子病得再重,也不管他。虽然保姆这么说,但是自己照顾的孩子又怎么可能真的不管呢,所以等到孩子父母上班后,保姆就自己把孩子戴的金锁取下来给孩子煮水喝,谁知从此孩子竟然真的不再发惊悸了,孩子父母很疑惑,就问保姆是不是给孩子吃了什么,保姆老实说了给孩子喝过煮金子的水,孩子父母怕出事,就把孩子带去协和医院又是一番检查,结果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孩子父母这才放了心,但是很疑惑黄金煮水怎么会退孩子的惊悸,于是又拿黄金和煮过黄金的水去化验,结果都只是正常的黄金和普通的水,水里也没有黄金成分。这是前几年我在一本中医杂志上看到的一个案例。题主的问题跟这个黄金煮水退惊悸有类似的地方,个人认为这些看似不可理解的事情,或许是我们的“科学”还没有企及之处,并不是不科学,只是我们的科学还没有到达解释这些现象的高度罢了。(当然,中医是可以解释的:金银重镇安神,可促睡眠,解惊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感觉这个问题用现代物理化学知识解答起来好像不是太难的。首先,钙离子在人体内的机理现代医学已经探讨明白,(后附钙离子在机体内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截图)。而人体内钙离子本来就会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但西方根本就没有解决钙离子在人体吸收的问题,现代医学曾在上世纪发现人体吸收钙离子的重要载体维生素D3而且广泛应用(维生素D3注射剂),但注射维生素D3针剂有非常大的副作用:让被注射者维生素D3中毒(维生素D3大量快速注射,使得钙离子快速在人体内沉积)。而中医之所以选择石膏,另外的原因在于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而高中化学中大家都知道钙化合物除硫酸钙之外几乎都是微溶于水或难溶于水。而适量钙离子缓慢进入机体,能显著改善机体的反应从而达到治病而且不会中毒的效果。从这一点上说明,中国古人是非常聪明的。这些都是古人在没有现代物理化学知识支撑的基础下发现的。
上一篇:中国瓷器好还是日本瓷器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