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色难”,古人认为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敬。你有过吗?说真话?
父母,不孝,子女“色难”,古人认为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敬。你有过吗?说真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善孝为先”!何为孝者?顺也!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要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的生命是父母赐予的。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
我们应该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首先是尊敬父母。一个人如果尊敬他的父母,也就会孝顺他的父母,如果一个人能够尊敬和孝顺他的父母也就会赡养他的父母。
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经常接触;难免由于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出现一些分歧,这是在所难免的。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要耐心说服、要以理服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更况且,不见得自己所坚持的就对的。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言行强加于父母的身上。更没必要挣得“面红耳赤”甚至“反目成仇”!
“君子和而不同!”要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更何况是自己的父母。
“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和睦才会其乐融融!
“尊老爱幼”,尊敬天下所有的老人,爱护天下所有的婴、幼、儿!
“色难”是自己对父母大不敬的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人用孝来维持社会的和谐,这个容易产生虚伪。西方人用社会保障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个比较可靠。所以我们到了解放后也实现对一部分人的保障,那就是退休制度。西方的社会保障以前是有金融机构提供,那就是工作时交养老金,后来有政府服务。现在我们全面学习西方的养老模式。准备对全中国人实现。关于孝,中国人做事总是流于表面,什么婆媳关系啦,什么夫妻的老来伴啦,其实就是裱糊匠。分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所谓的色难也只能一次性出现,不会长期折磨。其实我们正在一面批判西方的思维,一面全面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悖论状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比较认同西方的亲子关系状态。
中国的孝道还是来自儒家忠君思想。
里面问题太多。
我认为,忠君不如忠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色难!面色不改变很难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如果你给家人眼色,那就是你的大不敬了。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乃是中华传统美德之!
不孝不教,现在这种人很多,我们可以归纳于“负能量”人。远离他们就好了!
记住一点,一个人连父母都不放在眼里的人,那这个人是非常可怕的。这样的人枉为人世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是孝敬,但是有一些老人就不应该孝敬。因为儿女越孝他们越变本加利让你孝。孝也有大小分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色难,父母不用说话,儿子一看就知道该干什么,这个有点难。孝之至也,一字曰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问,“色难”,古人认为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
色难是一个汉语词汇,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多指对待父母要真心实意。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出自《论语·为政》。
色:(古时候意思是 )所见到的。
色难:字面解释:很难见到,寓意:(孝敬父母不能仅仅用)和颜悦色来衡量,要发自于内心!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译文: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 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 \"
上一篇:中国的房子为什么这么高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