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围城》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围城,的人,主旨《围城》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围城》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学英、法,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
《围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历时整整两年。当时作者及妻子杨绛正蜃居上海,躲避战乱,所以作者在序里说“两年里忧世伤生”,所以忧世伤生是作者写作《围城》时的思想状态,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思考、对社会时世的忧虑探索付诸笔端,“锱铢积累”地完成了他一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
《围城》一经发表,便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是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小说以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等的情感、婚恋纠葛为主线,描绘了方鸿渐在上海及内地“三闾大学”任职任教的种种经历,刻画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群像。他们有的高谈阔论、内心怯懦,有的道貌岸然、老于世故,有的贪财好色,内心龌龊……,应该说是刻画了充满种种缺陷的知识分子的灰色群像。
说到小说的主旨,作者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解释了“围城”的题义,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去”。表面上或者说第一层表达的是婚姻的围困与逃离,但进一步延伸及推及深处,第二层是借婚姻“围城”喻人生万事的“围城”,或者说人生的种种困境。
作者在序里明确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一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所以他写了自己最熟悉的一类人,即知识分子,写了他最熟悉的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写了他们作为人类所具有的种种缺陷或劣根性。借着自己最熟悉的阶层写出自己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经典就是经典,《围城》早已跨越时空,超越了对某一类人、某一类事的解读,而最终指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围城表达了很多主旨
主旨一: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了不值得珍惜。
主旨二:婚姻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主旨三: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恐慌,迷茫,煎熬,骄傲,浮夸和无奈。
主旨四:看似知识分子,其实是你,是我,是他。我们都像围城中人,拼了命的想要挣脱束缚,挣脱之后呢?
主旨五:每个人都有一个围城,有些人羡慕想要进来,而自己觉得别人的围城更好,想要进去,“隔壁的饭菜总是香的,隔壁的青草总比自家的绿”。
主旨六:围城,围住的哪里是城,围住的本是人心,是那颗骚动不安的心,想要脱离,想要进去的心。
……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经典长篇,堪称另一部《儒林外史》的诙谐讽刺长篇小说,书写了1920-1940之间,读书人的群相。
看围城,有时候看的是爱情本身,有时候看的是自己。
之所以成为经典,不过是适合所有时代的一部书,每个人读有每个人的感想。
你要说表达了什么主旨,第一眼是方鸿渐的婚姻围城法,后面就靠自己去领悟了。
每个人经历不同,读围城想法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共识: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要进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城里的想出去,城外的想进来!进来出去后呢?欲望总是无法满足!就是人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对“围城”的理解,基于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人生的种种经历的不同,自然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城里也好城外也罢,我们都只是俗世里的一部分。又被生活所累,有被俗事所扰。偶尔在城里,偶尔又在城外,不能一概而论。而钱先生的围城中充满了知识分子的自嘲,和乱世中无法独善其身的无奈。那其中既有时代深深地刻痕,又有知识分子骨子里的清高和谄媚。所以说围城是一部风格很明显的作品,表达了先生对时代和知识分子的反思与自嘲。
电视剧版的“围城”曾经去征询钱老的意见,钱老的意见大概是这样的:既然已经同意改编去拍电视剧,至于能改成一个什么样子他都不会去过问的。意思是说他本是不愿意围城被拍成电视剧的,既然拍了随便什么样子他都不会在意的。试问,这样豁达的文人有几个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是北平的大学毕业生,他从国人梦中的欧洲留学归来。
他的父亲是前清的举人,他的家族是倍受推崇的一乡望族。
他的岳父有自己的银行,即使尚未完婚之时女儿离世依然资助他留欧。
他暂时在岳父的银行工作,他相信自己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他很年轻,他有资本,他有魅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