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这些年农村考入大学的没有前些年人多?
农村,孩子,学生为什么这些年农村考入大学的没有前些年人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家庭虽然在计划生育年代受其影响,但由于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独生子女并不多,大部分家庭都是二孩三孩,特别是2000年后,一个家庭两个孩子考入大学的比比皆是,并非新鲜事。
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改变和经济上的压力,养孩子的成本太高。虽然国家放开了二胎,农村生二胎的并不多。这就是这些年农村考入大学没有前些年多的原因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这些年农村考入大学的没有前些年的多了呢?这个问题我慢慢回答,但是这种现象确实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感到教育的不公平。
我高中是在我们县一中就读的。我们县有三所高中,一中是最好。我记得当年高一开学典礼,校长的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
“为什么我们从农村来的孩子们拼不过市一中呢?难到我们比他们都笨吗?肯定不是。难到我们比他们都不用功吗?肯定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基础太差了,我们今天在坐的第一名离市一中的录取分数线还差四分,啥概念。周边各个市一中和各个民办高中都在中考之后把好学生挖走了。”
这一段话记忆犹新。后面校长的中心思想是不管咱们基础再差,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一定会在三年之后取得好成绩。
三年过去了,我们八十多人的班级一个二本,十三个大专。其他的学生等于没有学校上。这就是一个很残酷的结果。学校的光荣榜的一本学生就是寥寥无几。这种结果大家也欣然接受。我当时感觉上大学太难了。
经过两个月的思想斗争,选择了到郑州一所专业复读学校。到达这儿的第一晚上就寝刷新了我的认知。大家彼此不熟悉,简单的问了一下各自的高考成绩。除了我外,都是过一本线的,还有一个已经被上海交大招生办打过电话,邀请其就读。这一个个说的跟吹牛似的。这么好的成绩还来复读,脑袋不让驴踢了吗?
后来我才发现,因为学校寝室紧张,我被临时分进了理科的优秀班的寝室。
进入学校第二天,学校并没有安排学习任务。班主任先给大家交待了一下接下来一个星期安排拓展训练。就是体能训练和智能游戏。
接下来一个班一个教练领着。不是简单的军训,踢腿和连正步,而是三千米的的体能跑步。跑步结束了就是各种游戏。有集体类的,有两个人或者几个人为一组的。在这一种大家特别投入和放松的状态下,一个星期的拓展训练结束了。
接下来开始上课。这个学校的课时安排的特别好。每天上午五节课,每节四十分钟。前三节有两节主课一节副科。后两节自习,任何老师不准讲课。下午四节,两节主课一节副科,一节自习。晚上三节自习。自习期间,各个老师随意的在各个教室转悠。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的到任何区域找他需要问问题科目的老师。
这种课时的分配堪称一绝,打破了传统的课时安排。
我在我们县一中上学时,白天都是上课,没有一节的自习。早晚自习还有具体的科目。有些老师规定他的自习课必须学习他教的科目,他的自习只能读他教的科目。这到了郑州这所学校不得不给他叫好。
除了教学时间安排的合理外,老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也不一样。每一个老师都包含热情,都特别清晰明了的把各个知识提到,三言两语就讲得清清楚楚。上课不管哪个知识点,只要有一个学生举手不明白,老师就会再进一步阐述,并且进行板书。这个学校是双层给黑板,还有投影仪。这样下来,一堂课下来,老师几乎不用擦黑板。等学课下学生没有理解透哪一点儿,还来得及在自习课进行补漏。
每个星期六和星期日上午考试。每次的考点儿都是以前所有学习过的。周日下午自由活动,打篮球和回寝室睡觉读可以。周日晚自习放学之前,六门课的考卷全部批改出来,全部下发到每一个人学生手里。老师的批改特别认真和严格,不会轻易给分。这样的好处就是学生下次答题时会特别认真,生怕再次丟分。下周一周二的课堂老师把每一个大家不明白的考题再讲述一遍。周三周四周五再继续讲下面的知识点。就这样有序进行授课。
在我们县上学时,最多一个月进行一次考试。大部分的情况都是发教学资料,让学生自己和正确答案核对。临近高考时,学校举行的测验,只批改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在我们县是一个月休息两天。
郑州这个学校的座位安排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坐中间,两个学习一般的学生坐两边。这一星期你坐第一排,下一星期,你就坐第二排。这一个月你坐中间,下一次你就坐北边,再下一次坐南边。在我县上学时,第一名先挑座位,第二名再挑,沽名钓誉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斗志和争创第一的精神。
临近高考三个月,高中三年的知识点基本上复习完了。各科老师大显神通,结合各个年的高考考点进行押题训练,他们会把各个可能出现的考点就行测验。这个时候就是一天考试一天讲述试卷,一直到高考前一个星期。
在我县这个阶段都是以自习为主,以发放往年的高考真题为主。大家有啥不会的可以找老师问。
综上所述,你知道为什么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也是农村的,然后考上大学出来的。农民供个大学生太不容易了。感恩父母,感谢天下父母为子女默默的奉献。
你这个结论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如果是正确的。可能是下面几个原因。
1。前几年农村学生多,考上大学的当然多。这几年农村学生少了,考上大学的相对而言就少了。
2。农村的人对教育没有那么重视。重视教育这事,一方面取决于他们的学识,见识,一方面取决于他们的经济能力。他们有些就是觉得你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就工作挣钱,即使有的孩子想上学,面对高昂的费用,他们就不让他上了。你能知道农民种点地有多不容易吗,春天开始早出晚归,风吹日晒,刮风下雨,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基本上天天去地里干活。还要担心没有没天灾,一场冰雹,一年白干了。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本来应该是高兴的。可有时却高兴不起来。农民自己没有销路,年成好,卖的价钱还可以。年成不好,农产品收的人少,价格很便宜。农民卖农产品,都头疼,不卖,东西都扔了。卖吧,除了各种开销也剩不了多少。就是像我老家,葡萄熟的时候,就几毛钱一斤。现在有的人不种了,让地荒着。出去打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