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戏曲艺术的衰落?戏曲艺术今后将如何发展?
戏曲,艺术,京剧如何看待戏曲艺术的衰落?戏曲艺术今后将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戏曲艺术的衰落?戏曲艺术今后将如何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戏曲艺术的衰落是一个必然趋势,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若干年以后,即使不销声匿迹,恐怕也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发现。戏曲的衰落,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其本身的不足之处。
一、戏曲衰落的外部原因
1、虽然戏曲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戏曲,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萌芽,经过了近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表现形式。西方的戏曲,最早古希腊的戏曲,与庆祭酒神的活动和丰收仪式有关。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宋元南戏和元杂剧作品,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而创造这一辉煌成就的是,广大的民间艺人和书会才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剧种,大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更是数以万计。而西方的戏曲从古希腊开始,到17世纪恢复,直到20世界初期达到高峰,也走过了辉煌的时期。
2、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开始走向快节奏。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特别是电视、电脑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有了更选择的自由。另外,我国还曾经经历过一个,对戏曲全面封杀的特殊时期,文化的革命要了戏曲的命,只是改革开放以后,戏曲才得以重生。
3、教育对戏曲的漠视,使得接受戏曲的人越来越少。今天,喜欢戏曲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戏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教育没有对青少年学生从小进行戏曲兴趣的培养,所以,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基本上对戏曲无感。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在中小学里大力推行“普通话教育”,使学生对于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看不懂也听不懂,这也是今天戏曲观众少的重要原因。
4、文化部门对戏曲的宣传和投入不够,培养戏曲人才的地方比较少,举办的活动不多,给戏曲提供展示的机会也不是很到位等等,也是造成戏曲衰落的原因之一。
二、戏曲衰落的内部原因
1、戏曲种类繁多,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各地由于经济原因,进入戏曲艺术领域的人才比较少。另外,戏曲由于大多具有地方特色,现在学校里又是普通话教育,所以,想学戏曲,先要学习地方语言,给学习戏曲带来一定的难度。
2、戏曲的慢节奏和长时间,和今天快速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一场戏剧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几个小时,对于今天“惜时如金”的人来说,哪里有空来“像模像样”、“一本正经”地坐那里好好欣赏?再加上现在大部分戏曲不能与时俱进,只有较少的和时代相结合的作品。
所以,我觉得,戏曲要能够长久的发展,必须做到:
1、政策的大力支持。只有政策支持了戏曲才能够有好的未来。要在中小学大力推广戏曲教育,从小培训对戏曲的爱好,将来才能有广大的观众。值得可喜的是,现在有一些学校开始开设了戏曲课程,还有许多家长也愿意把孩子送到戏曲学校学习戏曲。
2、戏曲要与时俱进。要开发出符合当今年轻人审美标准的戏曲作品,将戏曲“电影化、娱乐化”,可以结合武术、杂技等民进艺术,甚至舞蹈等,丰富戏曲的内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特性的戏曲作品。
只有这样,戏曲才能够有长久、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否则,戏曲走向衰落是早晚的事!
水平有限,问中不足请包涵!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戏剧的衰落现象是社会浮躁、生活节奏太快造成的。另一方面戏剧剧目也应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去适应社会需求。戏曲是一种消闲艺术,人们应该带着享受的态度去享受它,而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他们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欣赏。他们己经痴迷于网络世界,戏曲艺术现在只是老年人的专利。我想它不会继续衰落,随着不断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戏曲这种形式会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流传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古典的艺术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它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去惋惜,但不值得同情。
一门表演艺术脱离了现实社会,与大众的趣味不符时,肯定会没有收视率,在当前社会,没有收视率就没有收入,就没有新鲜血液来更新,会慢慢的被社会淘汰。
当旧的艺术形式被淘汰时,肯定会有新的替代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京剧在走向衰落,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人说是因为通俗文化的竞争,人们都去看电影,电视,听歌去了,谁还看京剧?有人说是因为演员的素质下降;有人说是因为演出水平低。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想,现在,我觉得我想明白了,在此说一说,大家看对不对。
京剧衰落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是由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这种体制使中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停滞不前,这其中也大大的限制了京剧的发展,在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开始一步一步的向市场经济转型,改革为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活力,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繁荣。但是京剧届没有跟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前进,相反,靠着其"国粹"的地位,躲进了国家保护的温室之中。有人说,如果国家不保护,京剧早就灭亡了,这种说法是大错特错,国家保护才是为害京剧的罪魁祸首,"国粹"二字,害京剧不浅。
上一篇:做农业你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