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做农业你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农业,问题,农村做农业你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提到“做农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技术、资金、人力资源、产品销路等等。笔者认为:以上因素是所有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不只有农业行业存在。对于农业项目而言:技术、资金、人力、销售等方面确实需要提升和改变,但这只是问题的表面。从本质上来讲,怎样使农业行业的从业者持续保持对本行业的兴趣、树立坚定的信心,才是解决农业行业最大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从业人群特点决定着人们“兴趣度”的权重。
1、我国目前基础劳动者大部分是55-65岁年龄段的普通农民。他们以庞大的规模、低收入的状态,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大部分乡村。他们只有少量土地,以散户的形式、以吃饱穿暖为目标,日复一日重复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对于后代的影响、教育是:一定要通过各种路径(主要是读书)跳出“农门”,这势必影响农业从业人员的后续储备。
2、小微农企业主。这类人群年龄主要集中在45-60岁之间。他们头脑灵活、擅于把握商机,以“致富带头人”等名字存在着。而他们的子女却大都从事了其他行业,继承父辈搞农业的少之又少 。
3、大型农企(含农林牧渔)。这类企业启动资金雄厚,把握国家政策能力强,动辄就是“规模化”。可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大都存在“年轻人留不住”“生产工人难找”等问题。
4、农业院校毕业生都做在做什么。中国农业大学官方就业统计显示:2018年度5144名毕业生中只有400余人毕业后直接从事了农林牧渔业工作,而这7.7%的行业从业率是否能保持下去还是未知数。笔者身边的“辽东农学院”2019年“园艺”“植保”两个专业的行业入职率更是惨不忍睹,其中有两个班级学生总数80人,毕业后入职农业企业的只有2人(就职率2.5%)。绝对不是扑风捉影,因为这两个入行的学生就在我们企业,入职刚一年,但感觉尚不稳定。
一句话:从事农业行业的人群数量越来越少,年轻群体对行业“兴趣度”极低,从业人员“青黄不接”,高新的生产技术落地执行困难,大部分入行者信心不足。
二、对于现状的思考。
1、针对普通农户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把三农领域工作进行重点部署,足以看出国家对于该领域的重视程度。关键是作为农民因政策的利好而取得的收益是否跟得上社会的消费水准。激发农业从业者兴趣和信心的原动力当然还是利润。行业有了前景人们的兴趣才会保持并提高,社会资金就会大量涌入,进而逐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2、加大对新型农民、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引导鼓励。没有年轻人参与的行业永远不会有发展,国家、社会应该对年轻一代的农业从业者给予更大的鼓励与支持,在社会地位、待遇等方面不断提高,让年轻人有从业价值感、生活优越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资金和专业人才是目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最主要问题。
首先:农业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利润低,风险大。所以很少有资金投入到农业项目当中来。
其次:农村青壮年以外出打工为主,农村大学生毕业之后也少有回乡创业的。
如果想把农业做好资金需求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是最好形成一定的规模,行成一定的规模有助于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以上是个人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大的问题是,农产品到了收获的季节了,遇到恶劣天气,让农产品受灾眼看着就收获了,却因为遇到这样的天气,一年的收成没了,还有就是农产品收获了确销不出去,这也是做农业的人最怕也最无奈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收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种地无法卖个理想的价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业遇到的敌人是年轻人尔卓德一个个外出谋生,剩下几个€古风预约不∞欢的七老,八+的屯子上的EE老人在田间干活顽强地硬撑着一片小沃土,无人互邦互助,粮价又低,收入甚微,只能用无奈的眠神,去打发时光了,问题就在真没几个人干口红控口红来甜了,农发不匕好,存在太多的漏洞纰漏百出,一段纣干农业更发不上好,政策忽悠上,暂时不容好来乐观好了,看以后咋的了。
上一篇:如何评价G3步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