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司马迁为何不敢写出霍去病的死因?
匈奴,史记,的人司马迁为何不敢写出霍去病的死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司马迁为何不敢写出霍去病的死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霍去病简介
说起霍去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英年早逝,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17岁为票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19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漠北之战消灭匈奴左部主力7万余人,封狼居胥。战后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元狩六年,霍去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汉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霍去病死亡猜测
关于霍去病的死亡,史记记载不够详细,是这样记载的:“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史记记载比较粗略病死,没有经过,这也让好多人产生了遐想,有人认为霍去病是被刺死,有人认为是被卫青害死,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霍去病到底怎么死的。
卫青害死的
有人认为是卫青害死的,说卫青是太子集团的人,害怕霍去病掌权除掉了霍去病;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有些说不通首先卫青都是不养门客的,也是不结党的,因为田蚡下场就在眼前,也就没有所谓的卫青是太子集团掌门人,只能说是太子的支持者。其次说他害死霍去病有些说不通,首先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而且霍去病对卫青是很崇拜尊敬的,他们本来就是一体的,也是太子的支持者,所以卫青害死霍去病说不通
汉武帝杀死霍去病
这个更是说不通,汉武帝一心想要建立不世之功,想灭掉匈奴,纵观当时的汉朝将领,卫青年老,年轻的和霍去病差距太大,把霍去病杀了,怎么去完成灭掉匈奴的大业;其次没理由杀,霍去病没有犯什么错,即使有小错也也不能杀,除非谋反,如果是谋反,那霍光也是逃脱不了,也不可能成为顾命大臣,所以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卫青和汉武帝都没有杀霍去病的理由,仅仅因为史记记载的不够详细就猜测是被害死,这就是阴谋论,史记是史书不是小说,不可能对每件事都记录的非常详细,尤其像霍去病这样病死的,一笔带过是很正常的,难道还要详细到霍去病某年某月某日几时几分几秒,在哪里死亡,死的时候身边都有谁,死的状况,这样才是正常的吗。现在的人为了博人眼球,整出太多的阴谋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迁并非不敢写霍去病死因,而是觉得没必要。司马迁所处时代,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制作过程:裁、切、烘(杀青)、书写、钻孔、编。如果记载文字篇幅太大,成本太高。而且《史记》是传记体史书,主要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所以史记中非政治事件死亡的大臣都以“卒"一字概之,并非只有霍去病没写死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西汉的战神,可能大家都会想到霍去病。他在17岁的时候,就以几百人打败了匈奴大军,一战名震天下。之后他所到之处,匈奴都是只有吃败仗的份,以至于后来匈奴听到他的名号,都感到害怕。为大汉建立如此卓越的功勋,汉武帝自然没有亏待他,直接封他骠骑大将军。
有的人说,霍去病是在征战途中染上瘟疫而死的,还有的猜测是他厌倦了官场和战场生活,选择隐退。总之后人再也没有找到他的踪迹。这两点理由看起来挺合理的,都是若仔细研究,却是漏洞百出的理由。
若是染上瘟疫不可能一点迹象都没有的呀,起码要有一个铺垫的呀,不可能一大堆人中,就你一个人染上了瘟疫,全军将士都没一个染瘟疫,倒是大将军染了,况且大汉当时并没有瘟疫横行,这说法很不合理呀。
由于个人出身和经历,霍去病存在着一些先天缺陷:寡言,心高气傲。他的手下又大多是匈奴降将,跟着他只是为了功名利禄,不可能有什么感情。而漠北大战之后,卫氏集团跟霍去病的矛盾也激化了,几乎没有亲情可言。这样一个缺乏情感、孤独的人,很容易走向极端。如果这一点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诱导之下,霍去病很有可能会走向极端,甚至是选择自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