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谋士前五怎么选?
谋士,刘备,袁绍三国谋士前五怎么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是看透史学,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让你评选最“热闹”的历史时代,三足鼎立的三国时期无疑是最热门的选项,所以才有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无论从政治方面还是从军事方面,亦或者从文学方面而言,《三国演义》毫无疑问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当然,《三国演义》属于古代的小说,虽然从内容上来看,它大致遵循了《三国志》中的历史真实性,但是其中不乏演义和传说的成分,所以我们要评选三国时期的五大谋士,《三国演义》的参考价值有限,正史《三国志》才值得我们作为文献资料来参考。
正所谓乱世造英雄,连年征战的三国时期不仅出现了曹操、刘备和孙权等这样的枭雄,而且还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大量的能忍谋士,他们择明主而栖,为自己的主公出谋划策,也就是我们现代社会的“智囊团”,君王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离不开他们的贡献。三国时期的谋士数以百计,要从中评选中前五,我们就要制定相应的评选标准,看透史学认为从专业技能、历史功绩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三方面来综合分析方能彰显客观与公正。
下面我们就依照上述评选标准来盘点一下三国时期排名前五的谋士:
1.郭嘉:英年早逝的旷世奇才
人物简介: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是历史上对其的权威评价,短短八个字,却足以概括郭嘉惊世骇俗的谋略才能。
专业技能:★★★★★
案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决定在攻打袁绍之前,率先消灭立足未稳的刘备,以避免未来打袁绍时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但是曹操与诸将领担心在攻打刘备之时,袁绍会趁虚而入,但是郭嘉却认为:“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迅速作出反应。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迅速进攻,他必败无疑。然后再回师对付袁绍,这是改变腹背受敌的最好机会,决不能失去。”曹操听取了郭嘉的建议,一举击败了刘备,俘获了刘备的妻子,并且擒拿了刘备的得力干将关羽。
案例二: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不仅在官渡之战中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且还因病与世长辞了。曹操和诸将领都想乘胜追击攻打袁绍的两个儿子,但是郭嘉却与众人的看法截然相反,他出人意料地提出了退兵的建议,他表示:“袁谭、袁尚素来互不相服,又有郭图、逢纪这样的谋臣在当中搀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刘表,静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一举可定也。”郭嘉进一步建议曹操佯装攻击刘表无暇顾及袁绍的两个儿子,以达到“静观其变”的战略目的。事情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在曹军回到大本营许昌之后,袁绍的两个儿子果然反目,袁军内战爆发,于是曹操当机立断杀了个回马枪,袁谭、袁尚不战而败!
通过分析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郭嘉的专业技能不仅过硬,而且给人神乎其乎的感觉,第一个案例体现了郭嘉对人性的准确把握,他从袁绍的性格来判定他不会把握战机,这是大智慧。而第二个案例体现了郭嘉对战争局势的准确判断,曹军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大胜。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郭嘉将其道演绎到了极致!
历史功绩:★★★★★
功绩一: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吕布与刘备交战,刘备想投靠曹操这颗大树好乘凉。就在曹操犹豫是杀还是留的时候,郭嘉建议放走刘备,并给他兵士和粮草,一方面彰显了曹操的容人之量,花费了有限的代价起到了招募天下贤士的广告作用;另一方面郭嘉深知刘备不是等闲之辈,一山不能容二虎的道理,杀刘备会招天下人之反感,而留下刘备必成大患,所以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既不杀也不留,以兵士和粮草打发了事。
功绩二: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郭嘉凭借十胜分析,率领处于弱势的曹军击溃了实力强大的袁绍军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官渡之战。
功绩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在郭嘉的辅助下,曹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吕布。
功绩四: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击败立足未稳的刘备,也就是上文专业技能中的案例一,正是郭嘉对袁绍性格的准确把握,才能在袁绍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腾出空收拾了刘备。
功绩五: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在郭嘉的辅佐下轻松消灭了袁绍极其儿子,曹军几乎毫发无伤。随后郭嘉的“选士计”平定了北方四州。
总之,郭嘉为曹操统治中国北方立下了显赫的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对后世的影响:★★★★★
郭嘉所著的《十胜十败》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部巨作不仅适用于政治、军事领域,而且对于我们的事业成败也能起到积极的决定性作用。
2.司马懿:隐忍的老谋子
人物简介: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专业技能:★★★★★
案例:对阵五丈原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在与诸葛亮的对决过程中,司马懿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多次向司马懿挑衅,甚至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妇人的衣裳,以此来激怒司马懿。不久后,心急如焚的诸葛亮再次派遣使者来向司马懿求战,谁知司马懿不予理会,转而问使者:“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对人说:“诸葛亮将要死了。”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至此,诸葛亮历时七年的北伐也就宣告结束。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我们就可以看出,司马懿是一位老谋深算的资深谋士,“隐忍”是他最大的特色,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面对诸葛亮的数次挑衅甚至是侮辱,司马懿都避而不出,这足以证明他在谋略方面不在诸葛亮之下。
历史功绩:★★★★
功绩一:在立储的过程中,司马懿审时度势,他坚定地拥护立雄心壮志的曹丕为接班人,并联合荀彧和崔琰等人一起向曹操死谏,曹操被逼无奈放弃了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曹植,奠定了魏国取代汉朝的基础。
功绩二: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的用人不平等的问题,坚持任人唯贤,不考虑家族地位,为普通人家的孩子提供了走仕途的平等机会。
功绩三:在曹丕晚年的时候,由于病魔缠身,一度出现了神志错乱的现象,甚至将手中的宝剑对准了太子曹睿,幸亏司马懿顾全大局,亲手挽救了曹睿的性命,这样曹氏血脉得以延续,魏国才不至于无以为继。
功绩四:不管是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司马懿都完胜蜀国的诸葛亮,宁愿牺牲自己的名声,他也拒不出战,在对蜀国的交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魏国后续的发展保留了难以估计的财富。
上一篇:西南交大的物理学博士好就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