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心理咨询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自己的,的人心理咨询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如果我们从阿宽的主观视角脱离出来,切换到他人视角再来观察阿宽的行为,就会发现他人的感受和阿宽的感受非常不一样:
那个被阿宽刻意忽视的同事,会感觉阿宽是一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傲慢无礼的人;
单位其他同事在闲聊某热播电视剧时,阿宽没有去加入,这些同事就会觉得阿宽是不屑于看这些低俗电视剧,进而认为阿宽跟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甚至是他看不起自己这帮人;
在工作上,阿宽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卡壳,既拿不出成效又耽误大家时间,这会让大家感觉阿宽根本没有用心工作,是个在公司混日子的人;
在待人处事方面,阿宽太计较对错,容易忽视别人的感受,也不敢承担责任,这让同事觉得阿宽是一个阴沉自私,没有担当,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人;
至于那个他认为是偷奸耍滑故意对领导阳奉阴违的老员工,也只是认为阿宽平时都不来问问题,应该是没什么事需要自己教,但一遇到工作阿宽就出纰漏,这让老员工怀疑阿宽是工作态度有问题;
更严重的是,由于阿宽不敢沟通,又老是出纰漏,总是纠结于小事情,即使领导多次提醒也无济于事,这让领导认为阿宽难以管理、个性孤傲、我行我素,进而在多次提醒无效后开始不断责骂阿宽,甚至当众给阿宽难堪。
阿宽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在公司里如此的小心翼翼,放低自尊,居然得到的评价会是这样。他越是感觉大家对自己不友善,就越害怕犯错,但随着努力程度的提升,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阿宽原有的信念已经开始“功能不良”了,这也导致他对当下的新环境无法适应。
三、信念是如何形成与维持的。
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非常自信,敢于试错,也敢于求助他人,而阿宽却偏偏坚信自己一定不能犯错,这是因为不同的成长经历会塑造不同的信念。
回到阿宽的学生时代,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依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在生活和学习,在那个场合“不犯错就是好”的信念功能非常良好,因为:
学生时代的所有问题都是有限问题,考纲和学生规范都摆在那里,只要照着执行就好。考试的时候犯错越少,成绩就会越高,而成绩提高了,不仅老师会认可,同学们也会很认可。
在阿宽的学生时代,他享受了很多这种信念带来的好处。虽然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由于成绩好,老师和同学都还算比较喜欢他,尤其是在考试前,阿宽的课程笔记会变成大家的抢手货。
而在家里面,妈妈为了让他能安心读书,包办了一切家务。
阿宽记得,有一次月考,自己因为失误没有考好,结果被老师拉去谈了很久的话。回家后妈妈也非常焦虑,叮嘱阿宽一定要用心,要是再高考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完蛋了。
学习好就被认可,学习成绩下降则大家都焦虑,而只要他埋头苦干少犯错,所有事情最终都会回到他熟悉的轨道上。这一切的经历让阿宽“不要犯错就是好”的信念不断被强化。
当阿宽到了工作单位,各种规章制度、全勤奖之类的信息,也让阿宽的信念得以继续维持。
四、重塑价值观,提升信念灵活性。
在这一部分,我们就要提到心理咨询师起的作用了。
首先,咨询师会帮助阿宽分析各种情绪和情境,找到支撑阿宽行动的信念。然后再通过引导和分析,让阿宽看到继续执行旧有信念的危害,帮助阿宽将板结僵化的信念松动。
比如,在执行公司制度方面,阿宽可以依然坚守“不犯错就是好”的信念,因为这些方面的“好”是有明确标准的。而在人际交往、需要协同作业的工作上,“好”的标准已经变得模糊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阿宽去发现新的规则,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阿宽替换了信念:
在执行公司制度上,我依然要避免犯错;在人际交往上,我要敢于承担责任,接受大家的批评,并且做到真诚、友善。
替换了这样的信念以后,阿宽就可以更好的融入工作生活了。一开始的转变是很艰难的,原来的信念是如此的坚硬,以至于阿宽需要做一些应付卡片来不断提醒自己。
当他看到同事迎面走来,本能地又想低头看手机时,发现手机上有自己留下的应付卡片:
“阿宽,你不要害怕表现不好,一定要记得跟同事微笑。简单的点个头,传递友善就够了。”
当他看到老员工在玩手机也不来关心一下自己的处境,从而又感到委屈和愤怒时,他看到了自己留在电脑上的应付卡片:
“如果你感到委屈,请一定要提醒自己:公司不是家里,大家都没有义务去照顾别人。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自己得先开口,同时记得表示感谢。”
随着阿宽不断的替换自己的行为,旧有的信念也在逐渐松动。在咨询结束的那一天,他终于可以告诉咨询师:
“我一直觉得不犯错就可以得到认可,但只有死人不会犯错。一直把错误当敌人,也就失去每一个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来成长的机会。为了避免犯错,反而不断错上加错,这个世界并没有错,原来一直是我错了。”
五、持续的自我练习与巩固
人脑是一个非常消耗能量的器官,我们不可能一直火力全开地去思考每一个情境,只能先按照原来的信念行动。所以在阿宽今后的人生中,他还会不断遇到因为信念僵化带来的问题。但是经过了咨询和学习,他不再害怕出现问题,也不再相信“大力出奇迹”,而是在行动受阻时再次停下来,运用咨询中所学到的技术重新开始分析自己的信念,看一看当下指导自己行为的信念功能性是否良好。
当阿宽具备了这样的自省能力,日后就不容易再出现老问题,或者可以很快从问题中把自己解脱出来。所谓自省,其实就是一个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过程,而很多人的自省之所以没有用,是因为他们都像阿宽一样,误把自责当成了自省。一遍又一遍去回忆自己犯错的经历,不断责怪自己能力不好,并不能真正让人反省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来,反而会让人越来越绝望。
阿宽的故事讲完了,相信你已经大概知道心理咨询是如何产生作用的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心理咨询师们并没有神奇的法术可以直接帮来访者拿走痛苦,也没有办法帮来访者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真正可以做的,是和来访者一起去讨论当下的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还是靠来访者自己运用这些办法来帮助自己脱困的。
在咨询中,来访者可以倾述,可以哭泣,可以获取咨询师的理解,但咨询师提供这些情感资源,是为了让来访者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那些情绪对心理能量产生破坏性的浪费,最终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心理困境,而不是让来访者依赖这些情感资源来麻醉自己的伤痛。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关系都是为了永恒而存在的,唯有咨询关系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分开。助人成长和追求自己的价值,这可能就是心理咨询的意义所在吧?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