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们家乡都有哪些外地人不知道的习俗呢?
习俗,都是,潮汕你们家乡都有哪些外地人不知道的习俗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今天本来打算一家三口出发去长沙的,早上吃完早饭我跟老公就在房间收拾行李,吃的穿的都打包好了放在了后备箱,准备吃完午饭就开车走。上午下了一场大雨,我爸说下午还会下大雨,我跟老公就有点犹豫了,想着要是雨下大了今天就不走了。后来我突然想到今天是阳历27号,就问老公:“你们那边不是说(七不出门八不归屋)吗,那今天走合适吗?”在这里要说明一下,我老公是四川宜宾的,他们老家有很多我不知道没听说过的习俗,有的在我这个外人眼里甚至还有点迷信。他们那边每次出远门都要看期会,家里办什么事都要选个黄道吉日,要是日期不合适就只能等着。老公听到后翻开日历看了看说今天初七,期会不好还是不要走了,明天再走。好吧,我反正是没任何意见的,我还巴不得在家多玩几天呢。这下给不想走的心找了个很合适的理由了。哈哈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像有的人有这种习俗,但一般看黄道吉日,是看万年历的,上面说哪一天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年轻人遵守习俗的少。
一般知道的习俗是指大的习俗,比如端午在门外面挂菖蒲。而小的习俗,一般知道并且去做的人不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每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习俗,很多东西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但现在很多东西,很多习俗却已在慢慢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有的习俗可能会有一些科学道理在里面,有的却无法论证。但是只要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那它就不仅仅是一个习俗了。还包含了很多东西在里面。一些好的习俗需要好好的传下去,不要让它消失了。在我的映像中,我的老家也有很多的习俗,也挺有趣的。比如说过年的时候,除夕夜守岁,然后过年放鞭炮等等。在我们这里比较有趣的是,吃团年饭之前首先得要家里的长辈进行祭祖,饭菜上桌之后家人不会上桌,然后准备四碗饭,以及四双筷子,四杯酒,然后长辈(爷爷)会念一段话,意思是祖先先吃,有很多的寓意。祭祖完成,鞭炮响起,团年饭就正式开始了。还有初一清晨的鞭炮,寓意可以出行了。十五的晚上也会放鞭炮。这是我们老家过年的习俗,还有很多很有趣的习俗,无法一一说完,其他的节假日也会有对应的习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广东潮汕人。对于这个地方估计很少人晓得。潮汕话跟白话也不是一个类型。
我们这边最特别的应该算是一年四季都在拜神(准备好贡品,敬各位神明,三柱清香,一对烛台)。
拜的神明有老爷,妈祖(也就是珍珠娘娘),南门百公老爷等等,清明则是完全属于祭祖的,拜自己祖先。一般我们拜都是祈求保佑无难无灾,自己家里平平安安,事事顺等等。
若说这边迷信也不然,我们一年四季拜神,平安绝对是有的。很多次台风都明指这里,临到头都是一个大拐弯就去了别处。
图3是我们拜神敬贡给神明的神纸,在这边我们称“大金”。图4是我们这边潮汕的特产,我们叫“红粿”。图5是“潮汕粉粿”
在潮汕这边,
“非要么”我们会说“硬爱嘿”
“要吃饭没”我们会说“爱吃未”
“怎么办”我们会说“淡做尼物”
“你在干嘛”我们会说“鲁在物米个”
潮汕话其实学起来都不难。因为我们这批90后都拿普通话一个劲改改改。按照这些读出来就是我们这边方言了[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看到这里了,就麻烦留个脚印再走呗,点一下下方手指就好。[送心][送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独特的风土人情都是多年离家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我在18岁之前都对于房子是用木头做的没有任何疑义,因为在我的家乡一个一个村寨都是这样的。当然我也知道城里的房子不是木头做的,在我们这县城还有不少木头房子呢!直到我和一个来自其他省的同学聊起,他少见多怪地说:“在我的印象里木头只是用来做棺材的。”我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村落都是这种漂亮的木房子,当我去过这位同学的家乡时才知道他们那根本不可能有漂亮的木房子,因为没有山,没有树呀!他们穷一些的人家只能盖一个土砖房,远没有我们的木房子的漂亮,也没有木房子一样的冬暖夏凉。
在家乡的冬天,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叫火桶的烤火神器,电一插,人一躺上去,有说不出的舒适,外面的风雪再大,也好像离我们很远。不管在外面走了多远,走得多累,只要回来在这里坐下来或躺下来,就会觉得安闲,就会感受到一种平和的倦意。寒冷的冬天里不管在哪里我都深深地想念家里火桶,感觉用什么取暖都不如它自在。可是我第一次带外省的同学回家,他偷偷跟我说感觉躺那跟躺棺材里一样,有点害怕。唉,又扯上棺材了,习俗不一样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