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时候的心理阴影真的会伴随到长大吗?
小时候,阴影,自己的小时候的心理阴影真的会伴随到长大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时候的心理阴影真的会伴随到长大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名言: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一生都在重复童年的记忆。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尽量讲的通俗一点。这里打两个形象的比喻。
大家如果到过山里,会发现有的山坡上有水流冲刷形成的沟沟壑壑。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水沟偏偏是在这个位置出现?而不是往左边一米或者往右边一米?有可能是因为这个位置的土质相对松软。更大的可能,是因为最初的几股水流非常偶然地流过了这个位置,冲出了一些小印迹。此后,更多的水流不断冲下来,逐渐加深了这个印迹,直至形成深槽。这一条条水沟,好比是我们成年人一个个固化的思维方式。其形成的关键,就是最初的几股水流,好比是我们的童年经历,大体上锁定了我们一生的走向。
我们再设想一个场景。在一片松软的沙地上,我们随手向前滚过一个铅球,铅球会在沙地上压出一条浅浅的痕迹。我们站在同一位置,再往前扔出一个铅球,同样也会压出一条痕迹。值得注意的是,新老痕迹有一部分会重叠。我们不断扔出铅球,新老痕迹就会继续产生重叠。重复成百上千次,最终沙地上会形成一条很深的凹槽。以后不管你怎么滚铅球,铅球一定会按照这个凹槽往前走。这就好比我们成年的思维已经被固化了,其形成的关键也还是铅球头几次压出的痕迹。
认知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核心信念,是我们童年时期形成的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高度概括的评价。如果童年时长期被打压、被嘲讽、被遗弃、被虐待,这些阴影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扎下根,形成一些非常稳定而消极的核心信念。比如:我是无能的,我是不受欢迎的,他人是靠不住的,这个世界是危险的。因为这些消极的核心信念,让人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比如:有的人非常自卑,有的人看待问题偏颇,有的人对自己要求苛刻,有的人社交能力匮乏。
童年阴影下的核心信念很难改变,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改变。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成长,认识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让自己的一些固化思维得到松动。另一方面,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便成长得更快更好,而且少走一些弯路。
只要勇于改变,积极成长,走出童年的阴影不是神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会的,童年的一切经历也影响着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但是心理阴影这可能会伴随我们一声,就比如我,小时候在学校犯错,被当着全校人的面批评,自尊心强的我,一下就崩溃了,我跑回了家屋后的小树林一个人抽泣着,直到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深,之后我的性格也变得很内向,由于是单亲家庭缺乏母爱,父亲忙于工作也无暇顾及于我,所以比较叛逆青春期的我非常叛逆,和父亲无数的争吵,抑郁症也随之而来,家里贫穷,上学吃不饱,穿不好,一度想辍学自杀,可是我坚持了下来,现在二十几岁了,唯一的父亲也因为肝癌离我我而去,一度叛逆的我,终于浪子回头,理解了父亲的不易,可是太晚了,但是这也许是我成熟懂事唯一的捷径,但是这种代价太大,现在一个人活在世上,也只能假装忘记过去,微笑着努力工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的心理阴影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环境,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童年时的孩子,心智还都不成熟,也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所以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小时候的心理阴影会一直伴随到长大,有些人甚至终生都无法摆脱这种心理阴影。在一个家庭里,夫妻之间长期的争吵、对孩子非常严厉的教育方式、夫妻之间有一方有家暴倾向,虐待孩子等,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生活在幸福的家庭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里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孩子,一生都在自卑和敏感。著名央视主持人董卿就在节目中提到自己到现在一直都很自卑,这种自卑就来自于父亲对自己严厉的教育方式,父亲时常批评与指责自己做的不够好,自己经常独自一个人流泪。
有的人的心理阴影可能是从小在被家人打骂中度过的,有的人可能是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忽视,甚至贬低之下。之前我就接到一位女孩的咨询,她说家人有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家人几乎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弟弟,而总是把脏活和累活都让自己干,从不让弟弟干。造成她到现在一直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都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怎么那么偏心?
在学校里,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品行同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比如有些老师经常打骂学生,甚至侮辱学生,猥亵学生,就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这类事件新闻都有报道过。同时,学校的同学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比如同学们的嘲笑,侮辱,甚至经常殴打等。孩子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
我是情感心理学,专注于情感,心理,婚姻、人际关系,人生成长方面的分析,原创不易,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分享转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