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请问带孩子是宅在家好,还是带孩子多出去好?
孩子,带孩子,在家里请问带孩子是宅在家好,还是带孩子多出去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有时间还是多带孩子出去开阔视野吧,接触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更亲近大自然。宅在家里毕竟接触的事物有限,总要让孩子多了解一些家外面的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好
1.比如说带孩子去爬山,沿路的风景会让他心旷神怡。可能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物,一些从未见过的花草树木,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最重要的是,可以强身健体,有了好的身体才有本钱去规划人生。
2.比如说带孩子去参加消防演习活动,可以让他从小学习消防知识,做到出门前先关好电源,关好天然气阀门等等。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学会自我保护。
3.比如说带孩子旅游,可以让他见多识广,学习到每个地方的知识文化,懂得各地的民族风俗。
4.这样的孩子,性格会比较自信,阳光,阅历也比较丰富。
5.宅在家的孩子,性格会比较孤僻,不愿和别人沟通交流,对孩子走上社会社交也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带孩子出去比宅在家里好
1:在外多接触外在事物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2:多带孩子旅游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增加孩子的见识。
3:多带孩子出去吃饭能锻炼孩子的外向热情的性格。
4:多带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个问题的潜在意思是,孩子本身是更多的宅在家里,要不要多带孩子出去活动,会不会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更积极的影响。一般常规来说,孩子宅家里的时间都是够的,如果能够,是应该多带孩子出去的逛,多点户外运动,又接触社会认知世界,与外界交流沟通,是有很多益处的,但并不是绝对。
事实上,无论用什么方式教育孩子,都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同影响。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ta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不能简单地认定谁就一定更好。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孩子是一定有规律有方法的,但是并没有一定的固定成法,关键要找到得当合适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因材施教。
首先,作为家长,要认真了解认识自己孩子的性格及行为特点,比如ta是喜欢独处,喜欢安静;还是喜欢群体活动,喜欢热闹。在家的时候更多的是喜欢专注读书、做有益于成长的事,还是整天看电视玩游戏或是瞎胡闹?出去的时候是很欢乐很兴奋,还是没精打采很抗拒的状态?甚至注意孩子身体健康状况,是否在家过多导致缺乏锻炼或者用眼过多损伤视力等,诸如此类,用心观察全面了解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才是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理性教育的前提。
其次,作为家长的你,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希望ta能沿着怎样的方向去成长。在教育孩子上面,不同家长们往往有两种不同观念,一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而不理会孩子自己的特点,这明显是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的,好在这一点现在已经被主流教育观念所批评摒弃。而另一种则是现行的主流教育观,主张让孩子自由发展,尊重孩子自己的个性,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成长价值。但是有时候会被误解为不加管束,放任自流,这是要引以为戒的。你要想清楚你想要怎么针对性地塑造ta成长为更优秀的孩子。
再者,实际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理性分析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之间的平衡,怎样能在现有条件下达到对孩子教育最有利的点。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也都不一样,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要尊重了解规律后科学引导。综合所有条件,主观意愿,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很多可能性的事,但是有条基本原则是:怎么样做对自己的孩子具体来说有更多的积极意义,那就努力朝那个方向去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带孩子一定要走出家门,让孩子多与这个世界接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需要一点点去适应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在孩子的眼中都是新奇的,他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皮肤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所有,阳光,微风,音乐,所有的声响,都是非常必要的,小宝宝只是不能说话,他可以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特别是周围亲人的关爱,
这是他心智逐步成熟的必经之路,一定不要将孩子过多的关闭在屋子里,过一段时间你就能逐步感知到孩子的进步,这个过程是非常珍贵,一旦缺失,这个教育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无法弥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