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力?
孩子,自信,自己的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信了对于孩子而言其实就是对事物的掌控,对事件发展的预知,当孩子对他所面临的事情有一定的驾驭能力,那么他自然而然就会表现出他该有的自信了。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那就是学会把孩子身边所会发生的事情都让孩子熟悉,掌控。
我来举个列子吧,我老大前年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的英语比赛,当时他还小,我对他也没有太多的要求,我想,毕竟参与参与,体验体验就好了,也就没用心去给他准备,可后来我带他来到比赛现场,我傻眼了。原来跟我宝宝一样大的孩子比比皆是,而且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化了妆,弄了道具,我瞬间就觉得我是个不合格的妈妈,当然后面就别说了,由于准备不充分,孩子在初试就被刷了下来,从此,我儿子就觉得他不如别的孩子,在英语这块完全没有自信,当然我是明白的,孩子的英语并不比别的孩子差,唯一缺少的就是事前准备。后来我安慰了他好久。他才好点,直到去年,我又参加了这个机构的比赛,当然,这次是准备的很充分,孩子也因为准备的很充分在台上自信满满。
所以说,自信来源于孩子对这件事的把控程度。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要从多方面来。
(1)环境人物自信的培养。
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走走,多接触接触不同的人,多带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开拓孩子的眼界。孩子见的多了,接触的多了,对环境和陌生人也就熟悉了,就不害怕胆怯了,当然就很有自信了。
(2)多读书,让知识丰富孩子的阅历,阅历可以让孩子更自信。
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扩大孩子的阅读范围,让孩子从别人的故事中体会不同的人生,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的各种奇妙并且产生这些奇妙现象的原因。孩子对各种事物了解,明白,才会有掌控力,才会对很多事情都有自信。
(3)让孩子多尝试,尝试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运动,培养不同的能力。
自信是多种能力的结合,孩子只有在多种能力都具备的前提下,才会有自信,让孩子,多尝试,不要做井底之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外向,有自信的孩子。
此观点纯属个人建议和意见,望评论区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力?我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就我这几年的一个教学经验,来一起探讨和分析一下:
当孩子没有自信力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他的一个内心想法。比如孩子对数学没有自信的时候,我们要了解他是恐惧数学,还是对数学不感兴趣,还是害怕数学老师等等,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去分析。
假如孩子是恐惧数学,觉得数学太难了,那么我们可以告诉他,可以由浅入难,由易到难,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训练,培养他对数学的一个感觉,慢慢的就能够找到自信了。
假如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游戏或者小互动,比如像最近非常流行的2048这个游戏,利用数学的一些计算和一些知识的去进行晋级通关。孩子在边玩的时候就能够无形当中运用数学,那么他就能够感觉到数学的一个魅力了,自然就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或者我们可以带孩子去菜场买菜,让他去算这个菜的价格,让他知道身边有数学,数学知识可以运用到生活当中,也可以激发他的兴趣。
如果是他因为害怕数学老师,而对数学没有自信,那么我们可以找数学老师进行交流一下,让数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上点他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当回答完了以后对他进行适当的鼓励。当孩子受到了数学老师的鼓励之后,他自然就能够对数学老师有所好感,慢慢的就会喜欢上数学课了。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经验之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积极鼓励评价,通过对孩子综合素质多角度评价,激励孩子自信,克服孩子自身缺点,让孩子更加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身上都有精彩的一面,也有可爱幼稚的一面,但父母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重要在鼓励。
多鼓励,建立自信。
教育学中关于孩子性格、品质的培养,最重要的阶段是在0-3岁。这一时期的孩子,充满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他们通过眼、耳、手来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这一时期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力,多以鼓励为主,对孩子的表扬可以夸张一些,比如:“宝宝,好棒!”“宝宝真勇敢!“宝宝真漂亮!”孩子会很得意与高兴,对表扬他的人也会格外的亲近。
妹妹的女儿是一名幼儿老师,非常喜欢小孩子。因为疫情没有上班,在家里给孩子们上网课,教手工。
这些小朋友里有一个男孩儿,特别的胆小,每次教他坐小动物的剪纸,他都做不好。小剪刀用得不是很灵巧。
就听在妹妹的女儿在网络的这边鼓励他:“小林文真勇敢呢,现在都敢拿小剪刀了。也知道小心用剪刀,轻拿轻放,你真棒!”
小林文在网络的另一端小脸笑得通红,小嘴也乐的高高,很快就完成了一只小动物。看来妹妹女儿的小鼓励,还真用的及时。
但是,表扬与鼓励有时也要客观一些,绝不能盲目与不切实际。如果这样下去,孩子走到学校,进入同辈群体时,发现自己并不是父母形容的样子,常会有一种挫败感。因些,对这时的孩子,鼓励与评价越客观,越具体、越多元为好。
性格、习惯、勇敢、坚强.......这些都是评价与鼓励的不同角度。可以再进一步细化,比如:生活习惯、与小姐姐小弟弟玩时的表现、出门有礼貌、小手洗得干净等等。这样具体细化之后,评价的角度就越来越多元化了,这样的评价与表扬更有说服力与针对性。
上一篇:父亲有3个已出嫁姐妹,爷爷名下宅基地上的房屋由父亲全额出资翻建,父亲怎样才能单独享有该房屋的继承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