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白诗文惊世骇俗表现在哪里?
李白,盛唐,诗风李白诗文惊世骇俗表现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白诗文惊世骇俗表现在哪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诗歌方面,李白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有丰富的想象力与灵感,写出了许多浪漫的诗篇,几乎每一首都是佳作。所以在诗歌史上,他应该是排第一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白现实的名句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就是李白放荡不羁的现实基础,庾信说: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
即使现今社会又能怎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白的诗特点:
意气风发“飞流直下三千尺,
以及天马行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直率坦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感性的完美主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盛唐,是一个百家争鸣时期的空前隆盛的时代。盛唐时代强盛的国力与对寒门初度开放的仕路,使才俊之士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开元前期,可以看到高唱“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王翰,窃定海内文士等第,竟高自标置,以自己与文坛盟主宰相张说、北海太守李邕并列第一,余皆摈落;
与他齐名的王泠然上书宰相,又直斥其“温服甲第,饱食庙堂”;以《黄鹤楼》诗驰名的崔颢在《长安道》中对贵族豪门表现了一种“彼可取而代也”的愤慨;连山人孟浩然,也宁可爽约而失去被贵官举荐的机会,而决不放弃陶然一醉……
他们绝大多数缺乏先秦诸子的思力与实际的吏才,更无论应对官场风波的经验与手段。种种危机、磨难与自身的不足,在他们的心头,主要不是形成理性的反省与批判,更多的是在昂扬奋亢的狂狷之气中激荡起一种朦胧的不安。
人们常说盛唐诗“雄浑”、“高朗”,除了技法上较之初唐宫廷诗风来得自然外,这种奋亢进取与朦胧不安的张力,是其更为重要的内核。
代表盛唐诗风主流的才俊之士们是狂狷的一族,也是过于天真的一族,而李白,由于富商出身而无任何家世的学术与从政背景,由于早年偏处西南一隅而远离政治经济的中心,由于他格外乐观夸张的天性、任侠学道的经历、喜论纵横的才情,更将时代性的“英特越逸”之气的正反两方面——进取昂扬与幼稚浮躁都发挥到极致,也因此自然而然成为雄浑高朗的盛唐诗风的高峰与典型融和了庄逸孟英的大美,通过李白赤子般的心胸,化为对明亮光鲜与恢宏博大两种色调的不懈追求,并形成他诗歌意象的感觉基调。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以不同的组合形态与色调变化,形成了他个性鲜明又富于变化的诗歌意象。
光明恢宏倾向于想象夸谈,坦率自然则趋于白描写实,而李白却将二者统一起来。他的夸谈极少虚语浮词,诸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都是以夸张传达真景真情的范例,而如“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于白描中见奇思逸想。二者均为他人所不可到的境界。
奔越的英气与舒展的逸气,使李白的诗歌节奏疾徐相生,酣畅而不轻滑。大篇如阵雷层涛,喷薄而出,跳荡相生,大起大落间看似断裂,而裂隙间总有一种氤氲的气脉相连续;律绝短章则往往以古运律,随流曲折,自成风调。二者都能从自由挥洒的节奏中传送出宽远的听觉。形象。
上述意象、修辞、节律特点共同构成了李白瑰奇壮伟、飙去倏来、海涛天风般的诗歌风格;即使风平浪息,霁月中天,却仍有一种浩浩不尽的开阔远势。这种风格形象地传达了他渴欲冲破一切樊篱的理想主义的自我追求与充分自信。
天宝末期,当家世仕宦的杜甫,不再裘马清狂,开始含泪审视变乱的人间世,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时,李白则依然保持着他那“舍我其谁”的自信,执着地以他对恢宏明亮的不懈追求与业已激化了的朦胧不安作着拗怒的对冲。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李杜虽双峰并峙,而杜甫更多预示着唐诗的未来,李白则以其天真的生命,为一个激情浪漫的时代划上了句号。
上一篇:今年英国留学的形势有多严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