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里来小朋友,女儿就会把玩具全部抱着,哇哇大哭,怎么办?
孩子,自己的,玩具家里来小朋友,女儿就会把玩具全部抱着,哇哇大哭,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家里来小朋友,女儿就会把玩具全部抱着,哇哇大哭,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宝妈谈谈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首先,孩子护玩具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如何去正确引导。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有了领地和所有物的概念。这属于正常现象。要正确看待加以正确引导。
比如我家孩子大概一岁两三个月时跟邻居家孩子一起玩耍开始有一点护东西了。邻居家的孩子护东西就特别严重。只要我家孩子一拿那个玩具不管是不是她的,她都一把夺过来占为己有。邻居对此也不对此加以正确引导,不管不问。为此我还生气。
其次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懂得分享带来的快乐
比如我家孩子如果护玩具我会说,你是不是不想让别人拿走你的玩具啊。可是他不拿走啊,他只是玩一下。一会儿还会还给你。你看你把这个铲子给他你们一起合作装沙子可不可以。是不是很好玩。他也会让你分享他的玩具的。如果他不给你玩,你是不是也会不开心。这样一番话会让他主动跟别人分享。
最后,多让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从中学会分享。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跟小朋友一起玩耍。看到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他也会从中学习领悟到分享的道理和乐趣。
最后孩子是单纯的占有欲,关键是父母的引导。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不知道孩子具体多大,收玩具这件事发生在在一岁半以后到两岁半以前这样做是很正常的,有些时候还会延续到三岁多。这个时候的小孩子就是护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叫做物权敏感期。因为到了自我中心为主的年龄特点,什么玩具都是自己的,不给别人动或者玩。随着月龄逐渐增加,再加上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敏感期走过去了,就会好起来。
有时候会伴随着情绪反应,如果反应很强烈,有没有发生过因为孩子收玩具,家长有过态度不满的对孩子或者玩具的事情呢?比如说生硬地把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或者态度恶劣地说孩子不对、自私自利之类的话语,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下次再有同样的事情时会反应比较强烈。
其实家长应该对孩子有这样的反应感到开心,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发展说明孩子又长大了,而且发育很好。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这种反应,不要强硬地说教孩子,也没必要觉得没面子,每个发展正常的小孩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时期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提问,不确定孩子的年龄,但是能够感受到这位家长的焦虑和担心,因为爱孩子,不希望她不快乐,因为爱,更希望孩子是个愿意分享的人,面对未来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面对孩子的行为,又不知如何引导,有些不知所措。
首先了解孩子心理发展规律
如果是两三岁的孩子,正是物权意识构建的年龄段,自我意识正在萌芽,这个时候,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包括妈妈,爸爸家里的所有人也都认为独属于自己,如果有另一个孩子,这个时候的夺爱是正常的,想要妈妈爸爸只陪着自己。这个时候,需要维护孩子的物权意识,帮助孩子构建自我的力量,所以不强求孩子分享,同时也还是要询问孩子是否愿意,虽然我们知道孩子的回答是“不” ,但是这个过程,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自己在爸爸妈妈心中的重要,也就是爸爸妈妈的爱和接纳。
如果孩子四五岁,说明在孩子两三岁时上述那部分没有构建,孩子被强迫分享,所以她会很恐惧,在自己家里,相对安全,孩子会强制,以自己的力量去保护自己的东西。那么这个时候,正是弥补前面缺失的部分的好时机,现在去帮助孩子构建自我,还是一样的过程,给到孩子接纳、尊重、允许,汇聚着爸爸妈妈的爱。
引导孩子分享
孩子大哭,请先拥抱孩子,这个时候的孩子感觉是孤独的无助的,如果能有爸爸妈妈的支持和拥抱,对她小小的心灵是个很大的力量和爱。
只是抚摸着孩子的背,从上到下(不建议拍背),等孩子声音小一点儿了,问孩子是不是担心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是不是不想把自己的玩具跟别人一起玩?是不是害怕自己没有玩具了?这是不是自己最爱最珍贵的玩具?.....感知孩子的此刻当下的担心和恐惧,以问话的方式说出来,以得到孩子的确认,一方面是自己了解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另一方面这个过程也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懂得的过程。
当孩子平静下来,说明,小朋友来我们家,你想要跟她一起玩哪个玩具呢?还是给到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她做主,这个时候,她感受到自己有“靠山”,是被爸爸妈妈支持的,所以力量会回来一点点,会去选择。如果还是不愿意,还是以提问的方式,问孩子她自己想要玩什么,在哪儿玩?接受她的选择。然后对客人小朋友说明,现在女儿还不愿意跟她分享她的玩具,我可以陪你一起玩....吗?或者引导客人小朋友问女儿“你的***玩具可以借给我玩吗?” “我们每人玩五分钟可以吗?”
这些话孩子自己不一定想到,需要家长蹲下来引导两个孩子对话。
关键点:孩子比面子更重要
其实以上两点,最关键的部分是家长的想法。
有的家长会因为不好意思、尴尬,而指责、强迫孩子不要哭,强制从孩子手中夺过玩具分给客人小朋友。这样自己的孩子会更强烈地哭,或者默不作声,任由家长摆布。如果是这样,在孩子内心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所以,家长的心态和情绪平稳是关键,了解孩子的行为是正常的发展,是在向爸爸妈妈要爱要力量,而孩子的心理比面子更重要,不分享不一起玩,还会有更多的方式让来客小朋友开心放松,相信爱超越一切技巧,有了爱,心生万法。
上一篇:家中清理杂物,发现了一枚民国时期的铜钱,不知现在价值多少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